1、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制作了下面结构导图。这幅图片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2、“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上述文字讴歌的历史人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3、如下图所示卡片资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军旗升起的地方 |
A.金田起义
B.安庆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最后胜利,共经历了14年的时间。其重大意义是()
⑴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⑷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⑴⑵⑶ B. ⑴⑶⑷ C. ⑴⑵⑷ D. ⑴⑵⑶⑷
5、189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
A.俄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6、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下侧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扭转中英贸易的逆差
B.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C.打开中国市场
D.进行资本积累,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下图是1989年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7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这一事件
A.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两面大旗
B.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要求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9、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0、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长城上,他们高呼“到家了!”(如图)。这说明
A.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群众拥护
C.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D.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11、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此举体现了
A.近代工业化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B.传统体制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C.民族工业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制
D.清政府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2、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银行”,到“人民币”“人民广场”等,“人民”一同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3、“这个独特的民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这个“独特的民族”是()
A.古埃及
B.亚历山大帝国
C.古罗马
D.古代阿拉伯
14、1894年5月,李鸿章在奏折中谈道,“洋商贩运机器在中国口岸改造土货,本系条约所无”“如果洋商贩运,……机器进口,自行制造”,应该饬令“查明禁止”。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B.开放沙市、重庆等商埠
C.清政府拒绝签订《马关条约》
D.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
15、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被誉为“东方巴黎”。下列历史事件中,在上海发生的是(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南京条约》的签订
1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A、1997年7月;1999年12月 B、1996年6月;1998年8月
C、1997年6月;1999年9月 D、1966年6月;1997年7月
17、“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内,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佟麟阁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赵登禹
18、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19、“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旅顺大屠杀惨案 B.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南京大屠杀惨案
20、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D.《瑷珲条约》
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2、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后改名《新青年》),成为______最为重要的阵地。
2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始于________;“中国所说的统治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己”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
25、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26、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和________
27、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28、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30、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_____》作为机关报;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文件。
31、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32、你能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吗?
33、"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岛被割占是在哪年签订的哪一条约中?中国要收回"整个香港"表明了什么?
(2)历史上哪国占领了澳门?澳门又在何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你认为香港、澳门能够成功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3)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四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