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农民运动受到基督教影响的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面对疫情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

A.秋收起义 B.金田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

3、“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这则材料的内容出自

A.《劝世良言》 B.《变法通议》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4、数据反映历史,下面的饼状图说明当时我国(  )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D.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5、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6、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下列发生在北京的是

A.《青年杂志》创办

B.五四运动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

D.中华民国成立

7、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军3000余人。万家岭战役属于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8、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打开外交事业新篇章。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苏联

B.美国

C.日本

D.缅甸

9、“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

10、以下统计图是我国某时期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某时期”应是(     

A.1949—1953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

1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A. 割让香港岛 B. 战后赔款 C. 五口通商 D. 协定关税

1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下属于“四个全面”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从严治国     ④全面依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

14、“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在 1947 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5、如图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列不属于该事件历史意义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6、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国同盟会成立 D.武昌起义

17、电影《大决战》共分三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这三次决定性战役的意义在于 ( )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18、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 1894   B. 1895   C. 1896   D. 1897

 

19、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体现了时代精神。下列作品中哪些是反映抗战精神的作品

①《愚公移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黄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革命 D.发动民众,推翻政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2、从历史分期上看,鸦片战争是______的开端;从历史发展阶段看,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____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________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

26、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______大总统;3月11日,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

27、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29、_______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割地最多的条约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33、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35年发生,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全力纠正了什么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条革命道路。

(4)中共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一结论可从1936年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中得到验证。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请结合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

(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如何?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