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在于

A.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B.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

D.人民生活总体上提高较快

2、以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

A.金田起义

B.攻克永安后封王

C.定都天京

D.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3、2018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

4、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

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 B.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5、太平军打击洋枪队的史实说明

A.太平军只打外国人 B.太平军要把外国人赶出中国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D.太平天国军事力量强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哪一次会议的召开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这个政治制度?(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7、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彭德怀

8、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的共同点是(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9、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发动的目的是

A. 为称霸世界

B. 为征服中国

C.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0、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共七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③中共十二大—一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贡献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在中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2、下图表述集中体现了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13、“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下列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A.魏源

B.孙中山

C.谭嗣同

D.李鸿章

14、2004年《感动中国》给一位科学家的颁奖词曾写到,“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袁隆平获得了中国首个“特等发明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③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瑷珲条约》的签订

 

16、如图是一张40多年前的《人民日报》的头版版面,报纸所刊发的公报中,明确提出的中心内容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两个凡是”方针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7、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王朝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18、1898年,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革职充军新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在路过直隶省城保定时,“两市观者万数,咸呼曰:‘看大奸臣!’”或有甚其词者,曰:“……何如杀却,岂不省事?”舆论纷纭异口同声。此现象说明(     

A.变法危害了广大百姓利益

B.总理衙门出卖了国家利益

C.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当时广大百姓痛恨变法者

19、“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个“中心工作”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习近平

20、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其内容包括(  )

①依靠贫雇农

②团结中农

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2、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的奋斗目标。

23、下列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根据会议内容或影响填写会议名称

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是________

②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__

③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________

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是________

⑤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________

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________

 

24、1949-1956年被称为____________;1956-1976被称为____________;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____________。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社会性质是____________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进入____________

25、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26、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2)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3)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一一

2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________

(4)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解放区是________

28、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歌曲《_______》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29、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

 

30、《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船精神——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毛泽东是在哪一事件中改变计划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你认为毛泽东这一行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中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延安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2、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33、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内容或者意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是什么?说出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并简述它的召开对中国革命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