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A.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C.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2、1918年底,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北京创办了( )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新青年》 D. 《每周评论》
3、“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以上情景出现在(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4、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5、从口口口口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逐渐确立了在全党的最高领袖地位,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口口口口”中应填写
A.中共一大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其中“武汉会战”的作用是( )
A.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
7、观察下表,最合适的主题是( )
1924年 | 国民党一大召开 | 黄埔军校建立 |
1926年 | 北伐战争开始 | 北伐胜利进军 |
1927年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武汉“分共会议” |
A.国共第一次合作与破裂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C.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失败 D.北伐战争的失败
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个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9、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一处革命纪念地,那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它是( )
A.南京
B.瑞金
C.重庆
D.延安
10、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2019年3月28日,西藏各族群众在布达拉宫广场庆祝民主改革六十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全面再现了西藏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
B.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C.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
D.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12、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描述:“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它的诞生(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3、某学校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重走长征之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判读,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吴起镇——遵义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14、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进程
15、1942年,共产党讨论如何研究党史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准备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毛泽东旨在( )
A.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B.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
C.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必须得到肯定
D.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16、《阿Q正传》《子夜》《九方皋》《毕业歌》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茅盾、鲁迅、徐悲鸿、冼星海
B. 鲁迅、茅盾、徐悲鸿、聂耳
C. 郭沫若、鲁迅、齐白石、聂耳
D. 鲁迅、巴金、齐白石、冼星海
17、“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部大开发战略
18、2019年4月23日庆祝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海军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C.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充实海军
D.90年代后,海军已发展成多兵种部队
19、“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
A.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
A.抗美援朝战争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1、提出“实业救国”的近代状元实业家是——( )
22、1844年中美(______________)中法(_____________)签订。
23、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的事件是中国加入________。
24、《新青年》的创办者是________
25、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__________。
26、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荣辱与沧桑,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城市。
(1)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在
(2)辛亥革命的首义地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27、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________年艰苦曲折的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8、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0、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1、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请回答: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是什么?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
(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
(3)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个事例。
33、毛泽东总结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大法宝”。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答案。
【法宝一:党的领导】
(1)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2)1945年,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
【法宝二:统一战线】
(3)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取得重要胜利的战争是什么?
(4)1936年底,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变是什么?
【法宝三:武装斗争】
(5)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
(6)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7)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展望未来】
(8)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遵循的重要“法宝”是坚持什么?
34、以下是关于辛亥革命的部分材料,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政治遗嘱》
材料三 第2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5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16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30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49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50条 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
第51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你根据材料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含义。
(2)为实现材料二中“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哪个政党?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2条、第5条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个主张?从以上条款中可得出这部法律与以往的法律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的目标实现了吗?为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