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表可知,我国( )
时间 | 措施 |
20世纪50年代 | 升级改造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
20世纪80年代 | 中央政府整理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 |
1980年至今 | 我国已举办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
A.持续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与繁荣
B.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力
C.加速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新华书店 D.京师同文馆
3、“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述材料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 )
A.背景
B.意义
C.内容
D.目的
4、“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两首歌谣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红灯照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5、下列反映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是
A.身披西洋服,脚穿西式履
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C.官场“大人”“老爷”叫不停
D.小脚一双三寸莲, 作揖跪拜大人前
6、“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7、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突出了这段历史( )
A.时间跨度长
B.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经过的地区多
D.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重要
8、下列是《天津条约》的部分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9、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骞提出“实业教国”的口号
D.《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0、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有( )
A.调整三不政策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实行三通
D.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11、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①陕北 ②晋察冀 ③晋冀鲁豫 ④山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国家霸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所谓近代化是指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依次是
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
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
14、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打了几个漂亮的战斗,其中不包括
A.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 强渡大渡河
C. 飞夺泸定桥
D. 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湘江
1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中的“民贼”指的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蒋介石
16、党和政府提出从2000年到2009年,计划用10年时间为中国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00~5000名党的领导干部和科技、经济管理人才。这表明党和政府重视
A.民族传统风俗习惯 B.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C.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少数民族信仰自由
17、他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此,1839年6月3日,他在广东海滩有了大义凛然的壮举。这个壮举是( )
A.明察暗访
B.虎门销烟
C.缉拿烟贩
D.收缴鸦片
18、“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9、20世纪30年代后期,当时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势力是 ( )
A.法西斯势力 B.国际垄断势力
C.殖民主义势力 D.封建军阀势力
20、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三农”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
A.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1、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2、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
23、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其中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日本在1895年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___、杭州四地为商埠。
24、___________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5、___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6、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汉谟拉比法典的本质是维护________的利益。
28、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9、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____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30、背景: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________,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________走私,发动侵华战争。________年6月,________战争爆发。
31、中国现代史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事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
(4)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裕起来,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5)写出现今领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核心人物。
(6)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2、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33、中共七大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34、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2)据材料二,归纳香港问题能够“谈成”的原因(一点即可)。我国是什么时间从哪国手中收回香港的?
材料三:澳门回归以来,演绎了“大城小事”的精彩: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超过9倍,……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3)澳门哪一年回归?回归前的澳门被哪一个国家占领?据材料三,概括澳门回归的现实意义。
材料四:1987年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同胞超过百万人次。
(4)依据材料四,指出海峡两岸交往的趋势是怎样的? 我国政府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写出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