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写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而进行的探索是( )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 运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京师同文馆
C.组建新式洋枪队
D.筹建三支新式海军
3、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下图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
B.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C.都是反封建专制斗争取得了胜利
D.都体现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4、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下列不符合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 打倒军阀
B.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 统一中国
D. 实现共产主义
5、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无数中华民族英雄壮烈牺牲。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陈化成——鸦片战争
B.左宝贵——甲午战争
C.关天培——第二次鸦片战争
D.聂士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18年1月19日报导,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日则市亚东县、山南市乃东区、林市巴宜昌都市卡诺区5个贫困县脱贫,在自治区率先实现脱贫摘。请问除西藏自治区外、目前我国还有哪几个自治区( )
①内蒙古 ②广西 ③宁夏 ④新疆 ⑤四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度”不包括( )
A.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 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8、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圆明园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马首铜像流失海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亚罗号事件
9、以下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A.政企职责不分 B.平均分配的制度 C.经营权集中在政府 D.经营自负盈亏
10、观察下图,与图示战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大捷
D.百团大战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现在所有制改革已经基本结束,革命时期的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材料中提出的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C.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文化革命”结束后
14、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
A. 内部叛乱导致分裂 B. 中央与地方武装联合围剿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满汉地主阶级勾结共同镇压
15、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作品是 ( )
A.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B.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C.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 鲁迅的《狂人日记》
16、“北伐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攻取两湖,为北伐军向北发展扫除障碍。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在适当时机讨伐张作霖。”这表明北伐战争( )
A.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方针
B.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
C.实现了中国统一的目标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抗拒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黄海大战 D.威海卫战役
18、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 独立自主 B. 称霸世界
C. 经济封锁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2015年,我国进行了打捞黄海海战中不幸被击沉的致远舰的工作,下图是打捞出水的舷窗残骸。它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档案文书
20、“________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横线处应填
A.上海
B.古田
C.遵义
D.延安
21、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共十九大确立了__________的历史地位。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____。
23、抗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请你写出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交接入列;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6、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7、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打响了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____________,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了____________。
(2)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____________。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胜利,解放了_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3)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____________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了____________。采用分割包围、武力攻占等战略威逼北平,1949年初,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____________解放。至此,____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28、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红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指的是——
2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
30、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31、结合具体史实说说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32、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是什么?请说出发起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3)请写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3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4、史料·史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最初指我国古代东方部族,后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常带有贬义;近代前期,往往用来称外国或外国人。19世纪40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此时也称西方人为“夷”。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渐增加和各国政府的一再要求,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作以及前述著作再版时都将“夷”改作“洋”了。曾经的天朝上国变成了过去式,曾经的海外蛮夷也变成了诸国列强。
(1)依据材料一,写出近代前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013年,辽宁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 | ||
图1甲午战争中沉没在此交战海域的战舰有:经远、致远、超勇等。 | 图22015年9月,刻有陈金揆(时任致远舰大副)名字的望远镜出水。 | 图32015年9月17日打捞出一批瓷片,拼出一个瓷盘状,瓷盘中心有两个篆字,上面的是“致”,下面的是“远”。 |
(2)根据材料二判断“丹东一号”是北洋水师的哪一艘战舰?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材料三
《天演论》(赫胥黎)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Ⅰcproe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斗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 严复译文 以天演为体,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济者焉。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之旨;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靠道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 |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严复译本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本出现不同的主要历史背景。
材料四 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的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改变方针,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五 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4)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五,孙中山和李大钊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何不同。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