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实际上始于五四运动,完成于1922年二大的召开。将党的建党工作起点定于五四运动,是因为它

A.开始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第一次鲜明举起了反帝的旗帜

D.促进了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2、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那些是历史解释。下列各项中,属历史解释的是(     

A.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C.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B.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五大

5、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百团大战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 使得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7、下列人物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有

①戚继光  ②黄继光  ③董存瑞  ④邱少云  ⑤刘胡兰  ⑥杨根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临时约法》

D. 《临时宪法》

9、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哪场运动而闻名?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0、率军痛歼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犁以外全部新疆领土的清军将领是( )

A.左宗棠

B.丁汝昌

C.林则徐

D.邓世昌

1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A. 李自成、西安

B. 朱元璋、北京

C. 洪秀全、天京

D. 奕山、广州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多少平方千米

A. 140多万

B. 150多万

C. 160多万

D. 170多万

1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A.“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

C.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D.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1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D.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5、遵义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孙中山

D. 周恩来

16、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耶林格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建国初期,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

A. 使用权   B. 管理权   C. 经营权   D. 所有权

18、“零陵城关镇染织生产合作社”,“广州市公私合营王老吉联合制药厂”,上述信息佐证了(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曲折

B.一五计划的成就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9、《南京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是

A. 允许英国在中国设驻领事

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 赔款2100万元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0、钱乘旦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历史事件(  )

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C.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 D. 提倡扶清灭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___

 

22、列举下列历史事件: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

②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_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24、下图是___________,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5、1980年,我国建立了   个经济特区,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个沿海城市。

 

26、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______ 》。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的皇家园林是 ______

(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______

(4)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 ______ 》。

(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是 ______

(6)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______

27、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8、日本改变策略: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8)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30、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次年,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割地赔款而告终。时朝野震惊,纷纷要求变法图强。3年后,岁在戊戌,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史称“百日维新”。维新历时不过103天,却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进程。

1)材料中的与北洋水师同时建立的还有哪两支海军?

2)材料中清廷割地赔款指的是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3)哪一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该构想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此构想的重要意义。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3)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中国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传统。要振兴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三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都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是哪一场运动的领导人?他创办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提到“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材料二言论的发表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材料三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谁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