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条街都沸腾了。我和邻居心情激动地走上街,听见好多市民都在欢呼‘日本投降了’‘我们打败日本人了’。”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2日
C.1945年9月9日
D.1945年8月6日
2、读如表,据表中内容可知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3、1919年5月4日,北京八所高校的3000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围堵,云集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他们手持传单,高呼口号,群情激昂。如图是他们的传单之一。这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
B.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伟大里程碑
D.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4、解放战争时期,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陈毅称它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谱写了时代最强音的聂耳创作了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定军山》 D.《马路天使》
6、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打开中国国门的西方列强是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美国
7、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暴行之一。能够印证日军这一暴行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B.
C.
D.
8、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其中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的是( )
A.侯德榜
B.卢作孚
C.张謇
D.荣宗敬
9、如果以“追寻民主共和主义”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中不适合选取的是( )
A.公车上书的开始
B.同盟会的成立
C.三民主义的提出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0、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八大
B.南方谈话
C.“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11、下列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 李鸿章
B. 林则徐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13、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B.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4、“热词”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某一时期“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等词频频见诸于报端,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重庆谈判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共同纲领》
15、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6、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局
17、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18、七七事变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歼灭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前后组织的战役有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长沙会战 ④平型关大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阅读下图,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
20、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21、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2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4、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26、“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9、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30、______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______ 。
31、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理论不断创新,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形成理论。请说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代会和这一理论的名称。
(3)列举确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党代会两例。
(4)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说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国梦)是什么?
(6)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2、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此条约中破坏领土主权的条款内容。
(2)“…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的是什么?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
33、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4、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②④的范例,填写①③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结构图完整。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结构图所示的主题,叙述历史。(要求:紧扣主题,内容要涵盖图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历史的内在联系,史实准确,语言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