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一·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民国十六年,宋庆龄对国民党右派破坏国民大革命的举动发表了相关声明,该声明发表于(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3、1945年8月28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喜事”指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以民主、和平方式建设新中国

D.以国共合作为主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始

5、据对山西黎城、平顺等县5村964户的调查,1939年中农仅占全体农户的32.3%,到1947年则已增至84%。这一情况得益于山西解放区

A.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

B.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C.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平均分配土地政策的落实

6、历史照片是珍贵的历史见证。下列照片见证的历史是(       

孙中山参加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北伐誓师大会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C.内战爆发,星火燎原

D.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如图是1979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企业广告。该图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9、下列作品既是研究希腊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希腊最重要的文学遗产的是

A. 《荷马史诗》

B. 《一千零一夜》

C. 《神曲》

D. 《奥赛罗》

10、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左宝贵

B.丁汝昌

C.左宗棠

D.邓世昌

11、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实现通航、通邮

D.说明两岸已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2、下列有关邓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3、探寻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B.西方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中国西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被割占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

14、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依据是它们( )

A.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 都主张推翻清朝政府

C. 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 主张三民主义

15、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势力,巩固政权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争夺北洋军阀的最高统治权 D.消灭地方军阀的割据势力

16、胡刚同学的一位祖先曾在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内学习。在这里,学员们兼学医学、外语、天文、西洋史和万国公法等。这所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局

1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废除一切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基层组织。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西方制度设计的社会改造方案

B.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

C.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曾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域内广泛实施

19、某历史小组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课题研究,以下搜集的资料反映该主题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培养建设人才”“五年计划”

B.“大包干”“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股份制改革”

D.“按劳分配”“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

20、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哪一个条约之后,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2、1950年颁布的《 _________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火烧________三天三夜。

24、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5、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政治主张或口号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27、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_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堂——______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

⑶鲁迅的解剖整个民族弱点,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______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______

29、如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A、B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两次著名战役,请将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括号内: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3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其中包括:1860年,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32、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33、请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能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