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资政新篇》中,洪仁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说明《资政新篇》( )
A.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需求
B.部分改革措施得以实施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是毛泽东对 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 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中日《马关条约》除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外,还割让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广州
7、1899年美国外交官海约翰在谈到对华政策时写道:“我们当然反对肢解那个帝国(指中国)……同时我们意识到了保护我们在那个帝国的巨大商业利益的重要性……”为此,美国对华采取的政策是( )
A.独立侵华
B.划分范围
C.争当霸主
D.“门户开放”
8、“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81年前,一位民族英雄(下图)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这个行动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黄海海战 D.收复新疆
9、他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是( )
A. 杨振宁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10、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的“奥国”是指( )
A.澳大利亚
B.奥地利
C.奥匈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B.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D.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做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1895年4月,中方代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谈判,日方仍没有丝毫的让步,中方代表站在无边的黑夜中,不禁叹道:“千古骂名,岂能得脱。”这位“中方代表”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14、2020年12月1日,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下列描述与马首铜像流失海外属同一时期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B.英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法国
D.俄、美两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侵华战争
15、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6、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奋起。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材料叙述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影响
17、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迫使蒋介石放弃了不抵抗政策
B. 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C. 标志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8、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自由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 ③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④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20、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1、经过文革,我国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_________得到平反;随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2、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2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
25、辛亥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__(地点)打响,中华民国在______(地点)成立。
26、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7、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923年2月,____举行的大罢工将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8、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9、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_________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选举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0、近代史上,发生了很多称得上第一事件或事物。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内容并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
(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额第一的不平等条约______。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会议______。
31、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古老的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一系列侵略,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中A处涉及的战争是什么?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B处所指的是哪一战争?此战争中英法联军在清政府都城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指的是哪一阶段的战争?(写出对应的字母)
(3)结合所学,分析以上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32、探究国共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它是紧紧和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的,依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党什么时候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合作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成就一例?
(2)两党第一次合作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一次合作结束后,国共走向第一次对抗,请举出第一次对抗期间发生的两次会师?国共的这次对抗为哪个帝国主义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4)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什么?举出此战线领导下取得的成就一例
(5)从国共关系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3、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的快速扩员、“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3)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所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以及相应的外交作为.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