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是《天朝的崩溃》第二章的目录,本章论述的主题是

第二章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A.禁烟斗争的概况

B.鸦片战争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原因

D.维新运动的影响

2、在上个世纪前半叶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的战祸之后,联合国应运而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以后,就积极参与联合国国际事务。下面年代尺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的是相关历史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位同学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做了整理,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

A.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B.林则徐禁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沙俄侵占了中国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4、欧洲的启蒙运动思想,在下列哪些文献中得到了体现?(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独立宣言》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有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受辱,它是( )

A. 南京

B. 天津

C. 北京

D. 上海

 

6、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人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C.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D.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7、列强争相在中国设立银行,如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美国的烟草公司;还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这一情形的出现与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直接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8、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9、1945 8 29 日《大公报》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文中所说的 泽东来重庆做什么大事

A.参加重庆谈判 B.协调西安事变 C.筹办遵义会议 D.协商合作抗日

10、在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1、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12、小李同学在复习时尝试整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其中①处可填(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①、福州船政局

民用企业: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

新式海军:福建广东、北洋、南洋海军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大生纱厂

1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5世纪早期

B.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6世纪早期

D.公元前6世纪晚期

14、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某同学的父亲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①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②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

③标志中国思想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④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6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

A. 陕北吴起镇   B. 陕北延安   C. 甘肃会宁   D. 陕北瓦窑堡

1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战役时间

指挥者

消灭日军

所属战场

重大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10000多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8、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能够证明其文明辉煌的有(        )

①万神庙②帕特农神庙③《掷铁饼者》④《荷马史诗》⑤《十二铜表法》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如图所示为翁逸之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要把社里的猪养得又肥又大》。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经济领域“左”倾思想泛溢

B.大跃进导致农村浮夸风盛行

C.女性成为国家建设重要力量

D.农业合作社激发生产积极性

20、“四百万人齐下泪,去年今日割台湾。”近代“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19年____,引发了五四运动,学生们提出了“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运动中心也由____转移到____,五四运动也成为了____的开端。

22、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

(1)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3)被誉为“铁人”,有着艰苦创业精神的大庆石油工人——

(4)以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螺丝钉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榜样的解放军好战士——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雄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是指 ______

(2)主持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是指 ______

(3)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为变法而牺牲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指 ______

24、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5、1956年,中共_____(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共_____(会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6、填空题。

(1)抗美援朝中,司令员是_____。我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_____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_____新时期。

 

27、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为代国歌。

29、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____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30、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什么阶段?

(2)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3)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又提出什么经济改革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3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为捍卫新中国安全,援助邻邦,我国与美国侵略军进行了哪场战争?为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又做了哪件大事?

(2)到1956年底,哪件大事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之后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有失误,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项工业建设成就、一位英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首先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请举出一个。

(4)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览全局,励精图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习近平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共       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以及你自身的生活、学习感受,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3、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指出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引下我国进行的成功实践。

(2)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了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中国始终处于大变革中,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地新陈代谢和螺旋式地推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这里活动内客的实效和意义已达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年。

——摘自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城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摘自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思维导图中①②③④中所需的内容。其中④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的理解。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戊戌变法从领导力量、政治、经济主张方面对洋务运动的“超越”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