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包括
A.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B. 提倡民主与科学
C. 是一场文学革命
D.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太平天国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太平军攻占苏州 C.定都天京 D.进行北伐和西征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并为中国人民指明奋斗方向的重大事件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4、近代学者杨人楩指出:“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这一观点
A.肯定了太平天国在近代化方面的贡献 B.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改朝换代性质
C.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D.赞扬了洪秀全反侵略的彻底革命精神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如图所示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
B.
C.
D.
6、它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1860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个“夏宫”和“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 )
A.故宫英法联军
B.圆明园英法联军
C.故宫英俄联军
D.圆明园英俄联军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民主法制的建设。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双十协定》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以下内容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大会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
C.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大会选举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9、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图是苏州被开放为商埠的情况。与之相关的条约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该社论主要反映了( )
A.大规模战争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B.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城市国有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多家工厂为武汉钢铁公司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A.国家支持一五计划工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12、下图是1956年长春一汽全体职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信中内容反映了新中国
敬爱的毛主席和党中央: 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全体职工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党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已经实现了!”…… |
A.工业化已经全面实现
B.汽车产业开始领先世界
C.交通运输建设成就巨大
D.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13、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5、消灭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以上表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西藏和平解放
16、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含义是指
A.坚持反封建
B.倡导学习西方制度
C.民主共和
D.反对尊孔复古
17、时间和空间是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绘制时间轴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小历绘制的时间轴,时间轴中的会议强调的共同主题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和谐发展
C.建立市场经济
D.两个一百年
18、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9、下图所示委任状任命的时间是公元
A.1919年 B.1929年 C.1920 D.1921年
20、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华北事变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其性质是一次彻底反__________反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2)_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开幕,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
22、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3、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着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为________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5、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留下足迹,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指________。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3)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他”是指________。
(4)“做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是孙中山为________撰写的挽联。
26、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由此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_______的基本完成。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马关条约》割_____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31、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人不断为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行艰辛的抗争与探索,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烈的篇章。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哪些抗争?
(2)面对中国的落后,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请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资产阶级进行制度创新,请写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15 年,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救中国进行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一位代表人物。
(4)从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3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讲述的是1997年______________ ,百年的游子终回祖国怀抱。
(2)图二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是1951年_____________ 。至此,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 。
(4)图四是1971年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开怀大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图五的石柱上刻有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此法典是《____》。
34、以法治国,健全法制,反映了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敬。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准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1)材料一反映了大清帝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大清皇帝的上述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政治原则?此文件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解散了国会。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3)分析材料三反映出袁世凯的什么政治野心?这样的野心注定了他的政治命运结果如何?这样的结局说明了当时的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