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表为晚清洋务企业部分简表,这些企业地点的分布(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

天津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A.集中在东南沿海

B.均在长江中下游

C.围绕政治中心开展

D.体现被侵略的烙印

2、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共一大的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D.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3、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B.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C.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戊戌变法

4、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共同纲领》通过

C.开国大典

D.西藏和平解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B.农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全民所有制

6、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流传的一件揭帖:“……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爱国运动

B.反帝反封建运动

C.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D.普通的农民运动

7、下列事件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将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②开国大典阅兵;③农民丈量分配土地;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8、召开于长征途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巴黎和会

D.遵义会议

 

9、某班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整理了以下知识点,空缺处应填入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10、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12、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3、根据下列饼状图反映的信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D.三大改造完成

14、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是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南开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15、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通过于(     

A.“七千人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6、1895—1898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

A.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7、下面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社会各界作出的反应。这反映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     

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悲愤地咬破中指,裂断衣襟,写下血书“还我青岛”(五四游行当天被当作抗议标识之一,悬挂在天安门前)。

上海华界电车工人原来对于罢工未有一定坚决的主张,“嗣经若干学生要求停驶。间有横卧轨道中以生命与抗者,一时人心大感动。遂同盟罢工”。

在天津,马骏在动员绅商罢市时,曾以死“换诸君之牺牲”,愿以自己的性命“牺牲”换取商家牺牲私利,共同罢市。

A.工人与学生联合

B.是一场爱国运动

C.无产阶级的领导

D.动员社会各级力量

18、刽子手把林祥谦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的命令,遭到林祥谦的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到:“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都可断,工不可上!”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湖南农民运动

19、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下列属于这一“退却”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百团大战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0、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与他“在中国政坛消失了”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洋军阀的混战

C.北伐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9911月,神舟__________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1949年,第一届   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2)1956年   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召开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4、_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______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

(4)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是____

26、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7、_________》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上面发表《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支取代文言文。

2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9、填空题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_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30、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请回答: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是什么?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2、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写出102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先锋。

(长征精神)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事件?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下半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以上口号出自中国近代哪次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前期的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后期运动主力是 ,运动中心在

(3)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这次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七十二载砥砺奋进,一百年筚路蓝缕。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逐步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某校初二年级以“两个一百年,一个中国梦”为主题设计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篇章一:政治民主梦)

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建国之初不具备普选条件,于是采用了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过渡做法。1954年《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由“五四”宪法的规定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此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成熟并有效发挥政治能量,比较全面、直接和充分地反映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

——肖金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应》

(1)请根据材料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有何意义?

(篇章二:经济富强梦)

(2)观察以上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以上数据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个“原因”为什么能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篇章三:科技助推中国梦)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这是我国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3亿多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根据所学,任意列举两例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4)精神成就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铸就了众多的时代精神。这些时代精神蕴含着怎样的内涵?请任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