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有人提出用“对满同盟会”作为会名,但遭到孙中山的反对。孙中山同时指出:“满洲政府腐败,我辈所以革命,即令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这表明孙中山(     

A.反对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

B.将建立共和作为其革命目标

C.主张废除专制并非盲目排满

D.主张动员满族民众参加革命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下列属于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战役的是(

A 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船坚炮利,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式的现代化”中国人追寻这一梦想的开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百日维新

4、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是(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国家霸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世纪50年代,影片《英雄儿女》主题曲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指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国民革命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6、.“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评价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

D.第二次鸦片战争

7、8月1日这个日子,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8、下面示意图呈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有关这些战役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全面内战爆发

B.②——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③——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该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0、下面是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A.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的掀起

D.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

11、这是两枚发行于1919年的纪念章(如图),一枚铸“警告同胞勿忘国耻”八字,一枚铸“救国雪耻”四字,请判断“国耻”指的应该是( )

A.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B.袁世凯下令改国名,准备登基当皇帝

C.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 D.日军攻占南京,对中国人民进行大屠杀

12、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3、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是(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索取战争赔款

C.协助清政府剿灭义和团

D.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14、同盟会领导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广州起义

1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16、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1964年10月,第一颗,爆炸成功”,相关( 

A.原子弹

B.导弹核武器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17、“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18、阅读如图内容,该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

B.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C.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形势

D.武昌起义形势

19、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首先派兵侵占了朝鲜国都汉城,又于1894年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其中邓世昌在哪里牺牲( )

A.黄海海战

B.辽东旅顺

C.山东威海卫

D.廊坊

20、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同学的概括是错误的,请你指出( )

A. 骄傲自满   B. 固步自封   C. 开拓创新   D. 封闭保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2、填空题: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的是   年培育成功的第一代  

 

23、公元7世纪,______________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24、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

25、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6、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事件反映的是哪次农民运动:________

(2)B事件中这一阶级派别努力的目的是:________

(3)C事件中在黄海海面“以死壮军威”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4)E事件中所签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________

(5)D、F两个事件共同的特征是学习西方的:________

(6)G事件中所标举的口号是:________;其代表人物中最早宣传马克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

(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________

2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法律文件。

28、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9、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30、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2)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

(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________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通过什么政策达到公私合营的状态?

32、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因为哪一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哪一战争失败后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问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3)任意举出一例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全面抗日局面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王老师设计了“纪念百年党史”主题学习板块,请你完成各板块的问题探究。

任务一(缅怀先烈——汲取精神动力)

(1)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宗旨。下列材料描述的人物分别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从中可以感受到哪些共同的时代精神?

材料一 美国的战场指挥官范弗里特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称:“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他们的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但他们是永远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

材料二 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任务二(实践创新——理论指导行动)

(2)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谁提出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又有哪些新的“理论创新”?

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

任务三(健全法制——推进依法治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4宪法”在我国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

材料四  “54宪法”的诞生,见证了中国法制化进程的起步。“54宪法”所留给中国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在这里,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的第一步。在“54宪法”通过七天之后,依据这部宪法的规定当选为第一任主席的毛泽东这样评价该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五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任务四(道路探索——走向伟大复兴)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以“筑梦·圆梦”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