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圈。图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3、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甫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人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A. 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 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 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4、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发生在正面战场的会战和战役有( )
①台儿庄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武汉会战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23 年 6月中旬的一天,这里一栋独立两层的普通民居内来了30多位身穿笔挺西装和几位身穿长衫的客人……原来这里正在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伟大的决策就在这里诞生了。”材料中的“伟大决策”是
A.改革开放 B.进行北伐 C.与国民党合作 D.创办黄埔军校
6、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
A.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8、北京西藏中学是一所藏族中学,也是北京援藏的一个重要项目,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当年,来自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和昌都地区的101名平均年龄12岁左右的藏族学生到北京学习,其中80%来自农牧民家庭。这体现了我国( )
A.重视帮助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B.重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C.重视扶持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
D.重视改善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
9、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0、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黄海海战
B.丰岛战役
C.平壤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1、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
探索时期 |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
文革时期 | “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13、自晚清鸦片贸易合法化后,到 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烟馆据统计不下 1700 家,“几同茶、酒、饮食之店”,仅英、法、美三国租界内就有 104 家。迫使清朝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4、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国民不分种族、信仰一律平等
D.参议院辅佐大总统行使行政权
15、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下列人物中为收复新疆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关天培
B.左宗棠
C.陈化成
D.李鸿章
16、从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这象征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7、蘑菇战术是一种运动战,就是与敌人周旋,“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运用这一战术拖着国民党军在黄土高原山沟里转来转去,伺机加以消灭的军队是( )
A. 东北野战军 B. 西北野战军 C. 晋冀鲁豫解放军 D. 华东野战军
1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回顾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辛亥革命果实荡然无存的历史事件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主张西藏和平解放的宗教领袖----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军的好战士代表----
(3)被誉为“铁人”----
(4)战斗英雄,严守潜伏纪律被火吞噬----
22、(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2)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是______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
(4)红军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6)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______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集中军队进攻______
(8)1948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包括______战役、______战役和______战役。
23、《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4、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5、【民主共和·制度保障】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26、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7、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9、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火烧________三天三夜。
3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3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3、国家调整外交策略的出发点是什么?
34、阅读下列常州乡土资料中的有关史实
材料一1870年,盛宣怀协助李鸿章办洋务,受到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已升到知府的官级。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李鸿章委任盛办理中囯第一家轮船航运业轮船招商局。1875年李鸿章又委盛办理湖北煤铁矿务。1879年盛建议李建立电报事业,1881年盛宣怀被任命为津沪电报陆线的总办。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这是交通大学的前身,授太常寺少卿衔(清政府官职)。1898年,盛给友人写信,认为康粱之事,求治太急,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盛宣怀传》
材料二:1915年,刘国钓抓住机会,投资一万元与人合资,在常州建立一百台木机的大纶机器织布厂。1931年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向政府作抗战条陈。1937年9月,他为半生心血横遭战祸而潸然泪下,成公司员工分散在汉口、上海、常州三处惨淡经营。1951年,为抗美援朝,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摘编自《刘囯钧文集·传记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主要参与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重大历史事件?从材料中提取一句话来说明李鸿章等人创办这些企业的初衷。
(2)材料一中,“康梁之事”所指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求治太急”是该事件失败的主要原因吗?为什么?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15年,刘国钧抓住机会”中的“机会”是指什么?1937年,使刘国钧“半生心血横遭战祸”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盛宣怀与刘国钧所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评价他们的历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