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当前现行宪法是八二宪法,并历经五次修订。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D.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
3、1945年8月某日《大公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庐山谈话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4、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二次革命
5、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实现了我国宪法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回顾历史,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66年
6、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苦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进10个方面,展开了就是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传播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B.发现了美洲大陆
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国民党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9、下列不属于北洋军阀派系的是
A. 直系 B. 奉系 C. 桂系 D. 皖系
1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11、它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在这期间,全国人民以昂扬的斗志,建起了一座座重型工厂,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铺设了铁路,在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公路。材料中的“它”是指( )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的调整
12、下图为清帝退位诏书,该诏书的颁布标志着
A.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B.清政府正式维新变法
C.封建制度被推翻
D.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13、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4、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局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5、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开办新式学堂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1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7、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狂人日记》—鲁迅 B.《愚公移山》——齐白石
C.《小二黑结婚》—丁玲 D.《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
18、1981 年秋季,在华容县万庾公社兔湖垸大队的田亩里,农民们磨快了镰刀,在田野里忙碌着,收获着,兔湖垸大队实现了大丰收,得到了省里的肯定,这让他们吃了定心丸,之后他们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兔湖垸大队实现大丰收,是因为当时在农村推行了哪种生产方式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19、法国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A. 罗伯斯庇尔 B. 查理一世
C. 詹姆士一世 D. 路易十六
20、解放战争中,下列哪一事件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A.北平解放
B.天津解放
C.南京解放
D.沈阳解放
21、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从________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23、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风阳______农民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
2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感党恩,学党史,跟党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哪一历史小件?在武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怎样的一条正确革命进路?
(3)在古田会议中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中共七大是哪一年召开的?大会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党的光辉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6、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
28、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9、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年;辛亥革命首义胜利是在______年。
30、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分别回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被哪个国家所强占?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近代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祖籍香港岛,1842年不愿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而移居台湾岛,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移居北京东郊民巷,1901年被驱逐出东郊民巷后又移居……每每想到这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我总是潸然泪下,……
——摘自刘成禺《世载堂杂亿》
(1)材料中作者的“三次移居”分别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刚刚结束时?
(2)材料中作者“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可能跟哪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3)与材料有关的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4)作者的经历是近代前期中国苦难岁月的缩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什么?
33、1953年起我国对哪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4、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绘画作品】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作者。
【音乐作品】
材料二《黄河大合唱》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请写出材料二作品的作者。
【时代精神】
(3)从上述的作品中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