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大败洋枪队

D. 天京陷落

2、梁启超说:光绪明知变法没有前途,但自己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不如姑冒险而变法,幸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材料反映出百日维新的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挽救民族危机

C.建立君主立宪

D.促进国人觉醒

3、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改革开放事业矢志不渝,一路坚持,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曾面临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不包括(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D.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4、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促成“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觉醒”的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红军长征 D.三大战役

5、迟浩田上将在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首映式上说:“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没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60年的和平。”下列诗句描写这场战争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6、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全国铁路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作者认为美国革命主要“新”在(     

A.推翻了封建专制

B.创造了独立的国家

C.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D.缓慢度过了经济危机

8、近来,美国多名官员窜访台湾并发表挑衅性言论。2022年5月26日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对此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这种哗众取宠的“政治作秀”。美方的行为严重违反了(     

A.睦邻友好原则

B.“颠覆”他国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唇亡齿寒”原则

9、时值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中国在某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每个时代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同样也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时代主题的是

A.

B.

C.

D.

1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时代主题应该是

A.社会主义改造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民族大团结

D.改革与开放

12、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曾在他的书中这样描写一场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这场战争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村改革就此拉开帷幕。与这次改革相关的是

A.土地私有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4、探寻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B.西方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中国西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被割占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

15、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16、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全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17、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凡尔赛和约》中的那条内容有关

A. 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

B.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 德国应支付战争赔款

D. 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

18、19世纪60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新疆的是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19、“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请计算今年(2021年)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多少周年?( )

A.93年 B.95年 C.100年 D.97年

20、“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这些内容出自(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51年,______领导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政变中,______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牺牲。

22、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风阳______农民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3、我国宪法规定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______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5、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窃取。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_________ 。小岗村自创“分田包产到户”,中央指导实行 _________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7、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走上______的道路。

2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中“先行者”是指_____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9、国家主席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71年,林彪等人反革命阴谋被粉碎后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____”。

30、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

(4)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指哪些?

32、请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运动

33、完成下表。

人物

 

文学作品(最好是本期所学)

 

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树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悲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状况?为改变上述状况,我国政府作出了什订么决定?这一决定中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