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2、党和政府历来把农业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A. 镇压反革命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新中国的成立

D. 土地改革运动

3、回顾历史,我国近代轰轰烈烈“禁烟运动”的领导者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廷桢

4、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奕  ④曾国藩  ⑤李鸿章  ⑥左宗棠  ⑦张之洞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⑦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提高职工收入

C.建立市场经济

D.实行政企分开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化建设的前列。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涨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材料表明

A.“一五”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

B.“一五”计划成就同工人阶级的努力分不开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

D.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完成“一五”计划至关重要

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太平天国运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D.洋务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8、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造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观察下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0、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1、下表为“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公司变化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A.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C.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D.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12、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厦门 ④上海 ⑤汕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3、“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彭德怀案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69年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案

D.邓小平被打倒

14、认真观察下图漫画反映的内容,并判断: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列各项不属于改革开放新举措的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 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16、有学者说:“《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赔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据此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1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下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19、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三民主义

C.“扶清灭洋”

D.“自强”“求富”

20、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东北改易旗帜

C.国共合作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_______”的错误,肯定了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________的标志。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歌——

(2)1950年派兵侵略朝鲜的国家——

(3)香港、澳门是在哪一伟大构想下回归的——

(4)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___________,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6、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____

27、1864年,_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

28、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29、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____________”政策。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的过渡

30、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3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可喜成就,你知道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请你列出至少4项成就(包括时间)

 

33、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年发生的哪一重大事件?说一说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共二十大为中国未来的经济、政治、外交等发展擘画蓝图。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1925年11月21日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注:即资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买办地主阶级(即与帝国主义军阀有密切关系之中国大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右翼),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即革命民众的统治。”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

材料二:历史图片(或情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关于1925年国共两党关系的示意图。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以上图片中选择三幅(图3除外),说明这一观点。

示例:

图3: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