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清政府任命谁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A. 李善兰

B. 康有为

C. 詹天佑

D. 梁启超

2、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 )

A.生死攸关的转折 B.御敌于国门之外

C.四渡赤水出奇兵 D.三军会师尽开颜

3、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太空探索计划迈出重要一步。追溯历史,新中国在这一领域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D.“神舟一号”飞船顺利升空

4、1945年8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德安里留下了两人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合影,此照片可用于研究(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北伐战争的开展

C.西安事变的解决

D.重庆谈判的进行

5、2012年以来,中共中央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这体现了党中央(       

A.注重改善民生福祉

B.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C.推行全面从严治党

D.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6、“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材料旨在说明此事件( )

A.推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7、为惩罚中国,列强提出赔款数目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4.5亿两。一位外国外交大臣得意的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说这句话的是:

A. 英国人   B. 法国人   C. 俄国人   D. 美国人

8、如下图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英模代表,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9、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已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

10、1927年,为了挽救革命危机,在周恩来、朱德、彭湃、贺龙、叶挺等同志的领导下,发动了某次起义。后来,起义军南下进驻潮汕七天,并建立过革命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这次起义的意义是(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1、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戊戌变法开始实施。光绪帝实施变法的目的是(       

A.推行政治经济改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维护清朝统治

12、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四位同学对条约内容进行逐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

13、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的戊戌”“辛丑”“辛亥使用了

A.公元纪年法 B.民国纪年法 C.帝号纪年法 D.干支纪年法

14、璞鼎查签约后回到英国兴奋地告诉资本家,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即使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给她一省的衣料。璞鼎查乐观的主要依据是(     

A.英国获鸦片战争胜利

B.林则徐被清政府查办

C.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D.英国获中国巨额赔款

15、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著名的诗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其知名诗作之一。该诗创作于1949年4月,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日本宣布投降

D.国民党南京政府覆亡

16、洋务运动时期,工匠和工匠精神开始了近代转型。一方面,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近代工匠又将产业的发展与爱国自强的使命联系在一起。根据材料,近代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     

A.爱国自强、开放纳新

B.精益求精、传承帮带

C.求是求实、艰苦奋斗

D.诚信友善、民主科学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及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敌我双方实力极不对称、战争前景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8、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19、《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A.割占中国香港岛 B.抢劫北京城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的创作背景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B.红军长征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__

(2)1978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期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__________

(3)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__________

(4)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__________

2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的战役是

 

23、理论是行动的纲领。

(1)太平天国颁布《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3)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名的报纸。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5、按照表格提示完成填充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填表。

战役

意义

A____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辽沈战役

B____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____

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D____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E____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6、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27、

(1)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2)中国近代割地面积最大的条约: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说的是:

(6)“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谁说的  

(7)1894年,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8)辛亥革命以   作为指导思想。

(9)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10)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徐锡麟安庆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9、以“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为题出一期历史小报,欢迎你来填写下列内容。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2)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事件是________

(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__

(5)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标志是________

30、“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________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呼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问答题: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2)历史意义:

32、论述中共一大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召开的历史意义。

3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什么阶段?

(2)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3)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又提出什么经济改革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在贵州遵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中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材料二:大会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何时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线括上述重大会议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