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2、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面对深化改革。”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于
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85年
3、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在四川进行,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我国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建立劳动保障制度
C. 消除失业现象 D.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4、下边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5、“铁人”王进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人物,他和工人们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这个“大油田”指的是
A. 中原油田
B. 胜利油田
C. 大庆油田
D. 玉门油田
6、晚清时期,列强逼迫中国政府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
A.《天津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北京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C.《马关条约》--赔偿白银本息9.8亿给11国
D.《辛丑条约》--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7、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8、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契约”,将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材料反映出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的改造
B.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性质
C.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D.土地革命运动的意义
9、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0、《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抗战时期重庆在遭到日军大轰炸后某报刊写到: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经过敌机轰炸的教训后,他们都白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实践“抗战报仇”。这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广大社会青年积极响应 B.海外华人华侨积极参与
C.民众民族意识显著增强 D.抗日救亡教育广泛开展
1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广西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3、1938年,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此次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1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三联书店
B.京师大学堂
C.商务印书馆
D.京师同文馆
15、《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 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 中国国民党 B. 中国同盟会 C. 强学会 D. 兴中会
16、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
A.勇于创新,提倡科学
B.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C.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D.善于向西方学习
17、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 )中提及的?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对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9、周恩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这两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分别是( )
A.青年节、中秋节
B.建军节、中秋节
C.端午节、国庆节
D.青年节、国庆节
20、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会议,都将国家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历程。65年前召开的中共八大,使新成立的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厂
D.鹰厦铁路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5)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和“ ”。
(6)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7)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22、1937年8月至11月的________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___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3、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甲午战争爆发的地点
B 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
2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限制国王的权利,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
26、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____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____。
27、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8、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上图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指德国、意大利和__________。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 战后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__________”的目的,使__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上图所示的是第__________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标志着此次战争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__________,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___。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______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哪次会议?此会议通过了以什么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2)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伟人与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什么新纪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新中国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国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2、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抵抗侵略,探索救国救民的奋斗史。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农民阶层和地主阶级也奋起反抗。请各举一例抗争的史实
(3)当祖国面临列强的侵略时,中国人都行动了起来,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3、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和平解决的出发点、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
材料三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 (下图)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谁写的?材料中的“兵谏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材料四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