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废除二十一条
B.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规定的内容包括
①五口通商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3、我国的对外开放自1980年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4、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洪秀全生活在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前夜,所以他的思想不免带着旧时代的痕迹,同时又吸吮了基督教的点滴汁液,他的思想是琐碎的、复杂的,而且又是肤浅的……从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B.忽视自身政权建设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6、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7、火花(火柴商标纸)是时代的缩影。下图火花反映的时代意义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C.民族革命,曙光普照
D.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8、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能有效抵抗疟疾的药物是
A.麻沸散
B.青蒿素
C.千金方
D.青霉素
9、洋务派是指当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其开明之处主要在于 ( )
A.力图改变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 B.力图改变清朝封建统治状况
C.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在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
10、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1、“□□原本闭关自守,后改其态,君民一德……迄今不过五十年,而功效大著,……列入万国公会,成为完全独立自主平等之国矣。”其中的“□□”是指当时的( )
A.德国
B.俄国
C.日本
D.印度
12、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13、如图是战役的示意图,判断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下图是小王同学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曲线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A.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B.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事变
C.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陷落
D.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陷落
1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里所说的“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在本质上指( )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6、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17、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中国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在首个公祭仪式讲话中23次提及“和平”,传递正能量。与国家公祭日设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一二•九运动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广州大罢工 D.省港大罢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使之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20、翻开中国近代史,一道道累累的伤疤,曾经沧桑的南京让人触目惊心......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最早在该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23、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24、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的研发是推动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1973年我国的水稻品种技术研发获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_______。
25、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请写出下列领导同志为核心的思想或理论成果。
(1)毛泽东―________
(2)邓小平―________
(3)江泽民―________
(4)胡锦涛—________
(5)习近平―________
27、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______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8、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29、西安事变: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②目的:___________③时间:1936.12.12发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___________到西安调停④结果:西安事变___________。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89页一段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想通过发动“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1、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1)列举“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列举在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及作用?
(2)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说说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
(4)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革命?请写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功绩?
(5)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他连续发表了哪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6)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写写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
3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1年,日军制造了哪一震惊中外的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这一事变有什么重大的标志性意义?
(2)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了哪一事变?
(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34、材料一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请回答: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架”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