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其中李大钊被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这标志着(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制作学习卡片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1895年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目的: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3、小名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
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中共二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4、高铁是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凯伊
5、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
A. 陈独秀 B. 鲁迅 C. 胡适 D. 李大钊
6、下表为某同学的部分课堂笔记,其中空缺部分应填的是
时间、地点 | 1949年、北平 |
会议主题 | 讨论成立新中国 |
选举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法律文件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参加了开国大典
C.参加了解放战争
D.参加了抗日战争
8、《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主要包括
①列强侵略由沿海扩展到中国腹地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④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18年5月4日,我市许多学校举行了“五四”青年节日的系列相关活动。回想中国近代历史,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科学创新精神
10、准确表述历史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以下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B. 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的标志性成就
C. 张炜的系列作品生动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因此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D.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和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11、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相比,共同特点是
①都有中国共产党 ②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③背景都是面临着民族危机 ④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治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一“关系指的是
A.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的上下关系
C.雇佣与被雇佣的特殊关系
D.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1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B.它在反帝反封建上比辛亥革命具有彻底性
C.它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D.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15、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反映( )
A.日本既定侵略中国政策
B.日本实行奴化教育的罪行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质
16、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7、七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春学期结束时办个画展。请帮他们找到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
A.《步辇图》 B.《送子天王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葡萄图》
18、(题文)毛泽东指着五星红旗的式样深情地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以上情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B. 红军长征前
C. 重庆谈判前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如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B.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20、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1、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 ______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______ 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以身作则,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2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2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逐梦风雨兼程】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 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 | ______诞生 |
1923年6月 | 中共三大召开 |
1927年8月 | ______起义 |
1935年1月 | ______召开 |
【梦想绽放给力前行】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武装斗争”、“生死攸关”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
【同心筑梦气势如虹】
(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25、协议内容:双方同意坚决避免_____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6、1924年1月,在____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的正式建立。
27、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要战役——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9、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30、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_______。
31、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32、简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
3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前进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什么?哪一军事活动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2)中国共产党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3)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20世纪末实施了哪一政策?
(4)香港、澳门回归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谁提出了这一伟大构想?
(5)我国现阶段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6)2015年,哪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34、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庾子西狩丛谈》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各一例。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三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5)近代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活动有何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