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这里的“包干到户”指的是(     

A.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和平解放西藏

C.修建青藏铁路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3、2020年是抗美援朝爆发70周年。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曾这样评价抗美援朝:英勇的志愿军,可能在后人看来不可思议。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旨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4、维新派想要通过光绪皇帝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是他们并没有群众基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旧被封建思想所毒害,统治者内部也有一大批的守旧派。上述材料论述了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①缺乏民众的支持 ②封建思想的影响 ③统治者内部反对者居多④光绪帝的软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说:“拿破仑是伟大的,因为他高于革命,制止了革命名义的滥用,保留了一切正确的东西,诸如公民平等、言论出版自由,正是因此才获得了政权。”作者这一观点表明拿破仑(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保障了人权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引发反法联盟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6、国画《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其作者是(     

A.徐悲鸿

B.鲁迅

C.张大千

D.齐白石

7、下面收集到的著作,其中不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8、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提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C.正确分析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D.我国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9、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发展是硬道理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科教兴国

10、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蒋介石于1949年败逃台湾。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49年应该是(       

A.民国二十七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二十八年

11、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对这次“大规模的进攻”表述错误的是

A.此战役有100多个团参战,史称“百团大战”

B.战役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C.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D.有力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2、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农民与手工业者的破产”“江南制造总局”“大生纱厂的荣光与衰落”“出现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B.自然经济的瓦解

C.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D.社会生活的变迁

13、“两会”的主题之一是“民生”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孙中山,他的民生政策具体是指(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4、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上,我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5、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侮,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一二八事变 B.皖南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6、“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1956年我国只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

B.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所有农民的收入

C.社会主义改造后开始进行“一五”计划

D.社会主义改造为“一五”计划完成奠定基础

17、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共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30年代后期,在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土地,实行减租减息。这一变化(  

A.说明中共土地的政策缺乏持续性

B.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C.表明南方阶级对立超过北方地区

D.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18、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的铁甲片出水,重18.7吨。这次吊起的不仅是厚重的铁甲,更是一段我们都该铭记的历史,这段历史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从这时候起(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下列属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的努力有(     

①五四运动 ②中共一大   ③新文化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国民大革命   ⑥中共二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将台湾割让给它。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军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3、每座英雄的城市都有英雄的故事在传诵。请根据提示要求写出城市名称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里是_______________

(2)在这里,召开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是_________

(3)在这里,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这里是___________

2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6、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7、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28、(1)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的首发起义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__。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___________;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__ 把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方针。

29、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30、_______________提出了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2、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西方殖民者贪婪无耻而清政府又腐败无能,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人民心里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让我们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了解这段历史。

问题一:领土丧失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中国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3)哪次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问题二:巨额赔款

(4)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多少?

问题三:主权进一步沦丧

(5)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哪次侵华战争之后?

问题四:社会性质变化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请说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7)《马关条约》的影响?

五:认识提升

(8)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的抗争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断学习和探索救亡图存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历史事件。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举出一例其创办的军事工业。

(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5)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

(6)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所高举的口号是什么?

(7)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摒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分析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至少两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