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发展历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制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完善
B.2014年是法制发展的顶峰
C.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法制
D.法制的转折点是改革开放的实行
2、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C.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3、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了 ( )
A. 抗日战争 B. 十年内战 C. 国民革命运动 D. 解放战争
4、党史百年,人民群众心中有太阳,脚下有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 )
A.解放西藏
B.获得土地
C.建立公有制
D.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5、甲午大海战中,以身殉国,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牺牲于( )
A.旅顺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战役 D.平壤战役
6、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7、如图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毛泽东逝世
D.周恩来逝世
9、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 雷锋 B. 彭德怀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10、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革命派、维新派和洋务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1、“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该规定( )
A.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B.使中国开始丧失部分领土主权
C.利于中英平等贸易的发展
D.使中国完全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12、1915-1919年,我国面粉大量出口并远销英、法、美、俄等欧美国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营理念先进
B.辛亥革命兴起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华民国成立
1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14、_________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A.“四个全面”
B.“新发展理念”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
15、1901年中国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集团被粉碎
B. “四五运动”的爆发
C. “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7、20世纪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群众性运动这一运动标志着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2022年暑假期间、侨居海外多年的黄先生回甘肃老家。下列生活场景中他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1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84年
20、民国三十八年旅顺学生刘成汉小学毕业。应该是公元哪一年(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2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1900年,___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27年7月,_________(人物)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4、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_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5、我国的“一五”建设硕果累累。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工厂是______。
(2)我国建成的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______。
(3)我国修建了川藏、______、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6、_________年,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_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27、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28、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 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30、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31、某班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回归的是哪两个地区?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2、“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请回答:
(1)前两句诗分别发生在什么历史时间?联系具体历史史实,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2)“忽如一夜春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
(3)中国民族工业在1937年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造成这这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33、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七事变后......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是很好的......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杨静:《庐山谈话对全民族抗战的影响》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进行20多次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共阵亡130多万人,170多万人受伤。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为支持长期抗战,沿海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将企业内迁;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
材料三:抗战爆发时,我党党员只有4万人;红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总共只有五六万人。共产党在国内外政治影响有限,军事力量弱小。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渐走向全国、全世界,军事力量也有了空前的发展。抗战胜利时,我党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
(1)依据材料一,哪一事件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该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共产党的哪些表现赢得民心出现了材料三中的情形。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对抗日战争产生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