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在( )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长沙

2、“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自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1950年流行的歌谣“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包干到户

4、1988年,有外媒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即将诞生!这一特区的设立无疑展示了中国人持续打开国门的坚定决心!”材料中所说的经济特区是

A.上海

B.厦门

C.海南

D.深圳

5、“立国-富国-强国”是大国成长的三个阶段,也是一个解释现代国家在世界舞台成长的大历史框架。“立国”阶段,新中国的具体外交表现是(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政协第一届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7、新都锦门是一座民国风情小镇,也是全国首个沉浸式民国风剧本杀所在地。小明和朋友去玩剧本杀时,发现剧本上写着“民国十五年”,他们判断这一年应为公元(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8、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并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这次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文家市会议

9、在1955年,陈云指出:“定息就是保持私股在一定时期内的定额利润,而企业可以基本上由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经营管理……(原企业所有者)只能拿到定额利息。工厂企业管理的实际权力转到了国家手里。”这里的“定息”指的是国家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A.重工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0、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始于

A. 乒乓球运动   B. 射击运动

C. 排球运动   D. 体操运动

11、在每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A.田汉

B.齐白石

C.聂耳

D.冼星海

1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下大同 C.师夷长技以自强 D.民主和科学

13、“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医保制度的建立

 

1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A.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B.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C.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15、19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如下改革:革除了“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礼,规定民间普通人互称“先生”或“君”,这体现了中华民国(     

A.鼓励个性解放

B.提倡女子教育

C.提倡平等观念

D.保护人民财产

17、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不包括

A.地主阶级掀起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制度变革

C.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武装反清斗争

D.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18、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表现有(   

①中共八大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19、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1931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

C.《十字街头》

D.《马路天使》

20、1935年,华北局势危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为此学生掀起了

A. 五四运动   B. 革命斗争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________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________”“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_______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______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2、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23、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24、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25、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2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__

27、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8、下图为21世纪之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签字仪式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影响了世界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年。

2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______》。

30、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各阶级、阶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三次侵略战争。

(2)写出中国各阶级、阶层掀起的四例救亡图存运动。

(3)学习这些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32、(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实践?

(4)1972年与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

(5)“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6)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33、下列人物分别是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在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中不遗余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不揣狂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上清帝第二书》

材料二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绌,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新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祖诒是谁?上书推动光绪帝开展了什么政治运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的对象及追求的目标

(3)据材料二,近代“促吾人之觉悟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