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办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材料截取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某个文件,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这个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变法通议》
3、1895年,有人撰写了 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份给清朝光绪帝的上书,最有可能出自于下列哪个人物之手
A.康有为
B.曾国藩
C.李大钊
D.袁世凯
5、如图为影视作品《红日》,主要描述了陈毅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通过剧中描述可知这部经典作品中的情节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
7、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把“虎门销烟”作为第一块浮雕,主要是因为它
A.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 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领导的
8、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9、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这体现了( )
A.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B.英勇顾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C.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
D.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10、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北京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建立
B.它表达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C.它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D.它修建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
12、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位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
A. 陈毅
B. 邓小平
C. 刘伯承
D. 彭德怀
13、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生于1949年,取名叫建国
B. 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 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 生于1964年,取名叫文革
14、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15、“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反映的运动( )
A.提高了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打乱了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6、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对于火车引入态度转变的原因有( )
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作用 ②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③近代化的推动 ④西方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18、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19、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复辟帝制。此举令举国哗然,爱国豪杰愤然而起,组织讨伐袁世凯的(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武昌起义
D.护法运动
20、如果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共十三大到十九大”确立为一个学习单元,其主题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22、填空题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_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23、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和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4、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25、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6、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______ 。
27、________期间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8、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并付出了巨大牺牲。请写出下列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的姓名。
(1)在白山黑水之间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而牺牲的抗日英雄:____________
(2)七七事变后,在保卫北平战斗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赵登禹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枣宜战役中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抗日故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1、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32、(12 分)每一次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主题展。
中共一大会址入场券 (1)左图的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中国哪个城市?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名称是什么? | |
遵义会议会址入场券 (2)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 |
中共七大会址入场券 (3)中共七大会址位于延安,大会召开于哪一年?大会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3、结合实际,谈谈你应该如何学习五四青年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 ,老百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