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72年田中首相访华,谈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称之给中国“添了麻烦”,为此中方严肃指出日方需对战争加害进行反省,并将其写进《中日联合声明》中。这反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是

A.注重加强中日双方的经济合作

B.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废除与台湾所签署的系列条约

D.坚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原则

2、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放通商口岸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3、抗日救亡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英雄交响曲》

C.《黄河大合唱》

D.《毕业歌》

4、“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5、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判断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

A. 1840年   B. 1894年   C. 1895年   D. 1896年

6、有学者认为,“曾国藩、李鸿章的倡导自强,不只是对内平乱,亦为对外自卫”。这主要说明洋务运动

A.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对西方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D.具有巩固统治和反侵略的双重作用

7、假如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内容不恰当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

D.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

8、下图邮票为辽宁阜新超大型露天煤矿,该煤矿由苏联列宁格勒煤炭设计院设计,于1952年8月开工建设,1953年7月1日正式投产。此图证明(     

A.苏联开始援助新中国经济发展

B.工业化激发了人民的建设热情

C.社会主义建设以重工业为先

D.初步形成较合理的工业布局

9、1953年底,我国政府在与印度政府谈判时,首次提出(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0、北京大学的教员,无论是穿长袍马褂还是穿西装,无论心念帝制、不肯剪辫还是维护 共和、对复辟嗤之以鼻,无论心系仁义礼智信还是激进批判封建礼教,他们都可以站在讲坛上自由发表意见。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1、八国联军侵华,其借口是为了镇压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禁烟运动

12、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3、在某校历史课堂上,有学生在做笔记时忘记将一个历史性会议的名称填写出来。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该会议是

主持者

主要内容

意义

孙中山

奋斗目标:进行国民革命;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A.三湾改编 B.国民党一大 C.巴黎和会 D.文家市决策

14、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会向游人介绍的历史情形有

①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②左宗棠率领湘军奋勇抗战   

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为国捐躯   

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⑤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发如表系列重要讲话。这两件事的相同点是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否定了“两个凡是”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6、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A.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7、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振兴中华

18、如图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有

孙中山

①参与洋务运动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④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9、《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淮海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辽沈战役

20、著名诗人邱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____”诗中的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台湾

B.香港岛

C.马关

D.新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史实。

(1)开国大典上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是   (填人物),时间是   年。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该事件开始的时间是   年。

23、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4、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5、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26、______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______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8、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______

29、五四运动的口号:④“_____,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⑤_____”“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30、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废除变法诏令。(     )、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期待和平建国,但是,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却使中国再燃战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58—10月,国共双方在哪里举行和平谈判?

21946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1947年夏,刘邓大军的什么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32、1)观察下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 年)》,请将下列 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中共中央驻地:延安

B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2)据图指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特点?

33、某班级同学准备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图放在成果展上。同学们提供的图片都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3)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