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华兴会

2、“扶清灭洋”口号及“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反映了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A.清政府

B.外国侵略者

C.慈禧太后

D.满洲贵族

3、“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反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是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促进民族觉醒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4、“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中国的动机

B.西方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C.要理性分析中西方社会的差距

D.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下图是一幅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漫画。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摩托车牌上文字分别是“工业化”、“农业合作化”)   

A.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进

B.经济方针政策严重脱离实际

C.在工业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冒进倾向

D.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6、如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B.中华民国鼓励兴办实业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各列强完成了工业革命

7、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轮船招商局

8、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小文要做一期历史综合实践的小报,她选取了以下内容:晋察冀根据地,地道战,麻雀战,减租减息运动等,据此判断,她小报的主题应该是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10、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经济发达 B.人民思想开放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11、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数量位居世界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12、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如下图记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13、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写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而进行的探索是(   )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 运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4、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 863计划的执行

B. 科技强军的推进

C.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下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A.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6、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要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会议

A.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18、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地主阶级的抗争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民主制度的实践

19、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经过改良的旗袍,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材料中旗袍的演变体现(       

A.政治法令改变社会习俗

B.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C.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到1952年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84年,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2、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4、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____思想,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而不懈奋斗,

2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6、状元实业家____毅然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的道路。

27、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

 

28、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

(1)太平天国建立前期颁布了《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建立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4年初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0、概况:1940年,______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面对日军发动进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推进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这一事变的方针是什么?确定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还做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战胜利后,又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2、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1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作出了怎样的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2)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秦统治者设立的“三公”中掌管监察的是哪一位?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有什么创新措施?

材料四:清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上沿袭明制:省、道、府(州)、县四级,全国分十八个省和五个特别行政区,十八省……五个称为藩部的特别行政区是内……西藏、新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4)材料四中,“五个特别行政区”的划分体现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什么特点?写出乾隆帝在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这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