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武昌起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共成立

2、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A.黄兴﹣﹣《革命军》 B.章炳麟﹣﹣《警世钟》

C.陈天华﹣﹣《猛回头》 D.邹容﹣﹣《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成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没有完成近代的革命任务

D.没有对社会造成正面影响

4、如下图是一座城市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国外毒品走私的运动。你认为这一雕塑应该在(     )

A.厦门

B.南京

C.上海

D.虎门

5、李鸿章晚年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6、201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馆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收复新疆

7、孙中山:“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扶助农工

 

8、面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声援辛亥革命 B.维护共和制度

C.抵制“二十一条” D.反对军阀割据

9、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废科举创立中国同盟会侯德榜研制成功纯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则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

A. 伯利克里   B. 凯撒   C. 屋大维   D. 查理曼

 

12、各界群众疾呼:“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此言论发表的背景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日本侵华制造华北事变

D.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13、如下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   

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

B.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签订仪式

C.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D.西藏僧、民欢迎解放军进驻

1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5、从“粮票”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一个 大国的崛起。李明同学准备就此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题目最恰当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从一五计划到三大改造》

C.《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发展机遇》

D.《支付创新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16、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8、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 秋收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跃进大别山

20、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洋务运动的影响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运动。

(2)积极: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消极: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护清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____的道路。

2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__________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3、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_成员,加入该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1894年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激战,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载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2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7、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8、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9、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镇压________运动。

30、我国的“一五”建设硕果累累。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工厂是______。

(2)我国建成的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______。

(3)我国修建了川藏、______、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2、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谁?

(2)“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l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太平军痛打哪一支军队?

(3)/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下列再现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 )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

D.《甲午风云》

(4)2010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在辽阔的西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请问他是谁?

(5)上述英雄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爆发于哪一年?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是谁?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  下边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1)结合材料一,给这幅油画命名。你如何理解这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据材料二回答,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四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3)材料三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4)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6)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