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解放军好战士”是( )
A.
B.
C.
D.
2、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兴中会成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③武昌起义
④护国战争 ⑤中国同盟会成立 ⑥中华民国成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③②⑥④
C.①③⑤⑥④②
D.①⑤③⑥②④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战乱之中。最先掌握着北京政府的是( )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B.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C.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D.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4、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
B.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6、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
C.国民有言证、集会、著作自由
D.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7、在广东省徐闻县前山镇南安村,有一位何姓八旬老人珍藏着一张1953年4月11日由当时徐闻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村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历史是
A.抗美援朝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
8、20世纪40年代,有一批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保质期三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到
A.1944 年 11 月
B.1943 年 11 月
C.1941 年 11 月
D.1945 年 11 月
9、《自作孽不可活》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宋教仁遇刺
B.二次革命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0、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制定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多党合作制度
12、德国的法学家耶林强调,“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下面属于第三次征服的是( )
A.建立罗马帝国
B.以基督教为国教
C.修建大竞技场
D.建立罗马法体系
13、“......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首诗词称颂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袁隆平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4、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柳条湖事件,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5、《长津湖》《水门桥》系列电影的上映,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B.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D.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探究精神
16、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 年7月1日零时在威尔士亲王军营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A.1949
B.1984
C.1997
D.1999
17、歌谣:拔掉据点端炮楼,打得鬼子叫爹娘。名扬天下八路军,抵抗日寇主战场。这反映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8、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9、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军队是( )
A.陆军
B.海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20、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1、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_____水稻。
2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23、三大战役:
名称 | ________战役 | 淮海战役 | ________战役 |
时间 | 1948.9-11 | 1948.11-1949.1 | 1948.11-1949.1 |
指挥 | 林彪、罗荣桓 | 刘伯承、邓小平等 |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地点 | 锦州、长春、沈阳 | 徐州 |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
意义 | 解放______全境 | 解放了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 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____________在全国的胜利 |
24、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________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5、五四运动的地点:③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7、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指1935年召开的________,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红军三大主力________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
2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9、“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______。
30、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1、依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1840年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______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______ |
3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3)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4)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5)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列举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战役名称。
(6)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8)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 相关史实 |
武汉 |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因此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①”他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治制度终结。 |
北京 | 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的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③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③召开。这次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延安 |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④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⑤ |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了⑤。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这以后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