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王一家为了谋生,于1901年来到北京,当时他们可能遇到下列哪种情况( )
A.义和团战士同外国侵略军激战
B.老王一家承担的国税比以前更多
C.他们住在东交民巷并拥有一家店面
D.《新青年》成为京城最热门的刊物
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3、“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右图内容是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历史的叙述,这段话“1951年5月,西藏获得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A.时间和方式
B.人物和方式
C.背景和意义
D.时间和意义
5、党的会议总是指引着国家前进的方向,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C. 开展阶级斗争
D.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6、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说:“中方把主权问题看得很重,必须归还中国。”与她言下之意相关的事件是
A.西藏解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南海争端
7、习近平说:“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表空白处与英雄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A.抗击沙俄 B.虎门销烟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8、兴化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利用暑假期间,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 北京
B. 上海
C. 南昌
D. 武昌
9、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
A.浙江
B.西藏
C.江苏
D.山东
10、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 具有反封建的一面,不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C. 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 D. 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
11、下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A.抗美援朝对经济的影响
B.对苏联援助的过分依赖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7年 D. 1918年
1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青春火炬,热血救国
C.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15、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指( )
A.8月9日 B.9月2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16、1935年教联会发表《告学生书》:“同学因华北问题有辍学请愿之举,爱国热忱,良深饮佩……”这场学生请愿之举(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描写的是邓世昌在哪场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丰岛海战
18、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这说明海峡两岸
A.实现了统一
B.开始政治对话
C.交往日益密切
D.开始进行经济性商谈
19、1918年,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
B.黄兴
C.鲁迅
D.胡适
20、小明做了一张资料卡片,内容包括:会议时间:1935年1月15日-17日;内容: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意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由此可判断,其中的“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1、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A_______________:在中法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是_______________指挥的镇南关大捷。
22、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3、(1)观察图二,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2)据图二分析,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2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4)洗雪了我国百年国耻——
26、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______和厦门。1988年,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3)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
28、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29、请仔细回忆所学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玎制定了________。
(3)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口号,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
30、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_____。
31、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神圣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请问1999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3)今天,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2015年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谁?
(5)请你展望一下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
32、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7年是坎坷奋斗的97年,是成就辉煌的97年。
请回答:
(1)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首次合作,联合开展了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为主要目的的什么战争?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而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可贵的长征精神。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33、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现代外交发展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和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分别写出 1972 年中美、中日"越洋握手"的史实。
(3)写出1999年"洗雪国耻"的史实? "金砖会晤"反映出中国怎样的外交布局?
(4)回顾中国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索
重大事件 | 主要领导人 | 革命的性质 | 主要的历史意义 |
① | 洪秀全 | 反封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② |
③ |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材料三 (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材料三中的“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4)从上述民主革命历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