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0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纪念日。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遵义会议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01年

3、对如图《1952—1957年中国轻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改变了工业结构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轻工业

C.重工业发展加强国家实力

D.轻重工业比例出现了失调

4、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英国割占香港岛②火烧圆明园③《马关条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内战烽火

D.抗日战争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过许多重大会议,引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航向。下列会议与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会议

内容

A

十二大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B

十三大

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十八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A

B.B

C.C

D.D

6、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

7、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的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C.土地改革——建立土地公有制

D.抗美援朝——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文化大革命

9、日本开始大化改新的时间是

A.676年

B.646年

C.687年

D.698年

10、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英国最先成为工业强国

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11、某同学计划假期去浙江省南湖的一条游船去参观,这条游船被命名为“红船”,领略红船精神。那是因为中共哪次会议在此召开?

A. 一大召开

B. 二大召开

C. 三大召开

D. 遵义会议

1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曾经三次登基,第一次是1908年三岁继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复辟拥立,第三次是日本扶植。其中第三次是在何时?

A.1932年日本占领东北后

B.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后

C.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

D.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

13、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14、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 改革开放100年时

16、1935年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安 D.七七事变

17、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B.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C.新中国的文化建设 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18、率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张之洞

19、1841年林则徐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中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攻占清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B.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D.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20、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起止时间:1950年冬至1952年底  ②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③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 ④它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 ⑤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图完成

22、主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

2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______的完成。

25、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6、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7、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8、填空题: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的是   年培育成功的第一代  

 

29、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________秘密召开的。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32、我国的首都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世纪中期列强在此犯下的滔天罪行1例。19世纪末哪一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写出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举出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物一位。

(3)写出军阀割据时期北京政府的控制者。

(4)写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事件。写出在这个事件中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主力军。

(5)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看图说史】

1下图是漫画家沈伯尘的作品《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它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次著名的运动,该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最能体现该性质的一个斗争口号。

 

【咏诗析史】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作

2诗中的标志着什么,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听歌忆史】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威功。齐欢唱。齐欢唱!

3这首战歌是国民革命军的军歌,哪一历史事件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首战歌的鼓舞下,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读文悟史】

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4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重大革命活动,最终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由此你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