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行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下列属于河姆渡人生活概况的是( )
A.种植粟
B.制作彩陶
C.半地穴式房屋
D.磨制石器
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4、“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入城式。解放军部队从永定门进入,沿着永定门大街和前门大街,部队过前门后进人东交民巷……”这段回忆反映的史实是
A.辽宁锦州被攻破 B.北平的和平解放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解放军攻占南京
5、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6、五四运动提出的目标中得以初步实现的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还我青岛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7、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8、1984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实行政企分开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9、《马关条约》和近代一个不平等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10、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A.洋务运动
B.禁烟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11、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以下图片反映的信息属于中国社会主义创举的是( )
A.
B.
C.
D.
12、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后,百万翻身农奴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例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C.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D.青藏铁路建成
13、下图为《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这说明( )
A. 列强对中国侵略掠夺进一步升级
B.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4、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 全盛 | 失败 | ||
金田起义 | 定都天京 | 北伐、西征 | 天京事变 | 天京陷落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民国纲领》
16、某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这一主题时,你认为下列课题适合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北伐战争
17、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A.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18、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
A.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B.实事求是、拼搏奉献
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20、“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2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 )、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2、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成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3、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24、1927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举行秋收起义。
25、从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的洋务运动。
26、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27、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而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
29、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_____________。
30、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3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成立时发来贺电的西藏宗教领袖——
(2)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战斗英雄——
(3)“杂交水稻之父”——
(4)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2、我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由点到线再到面一步步扩大的?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你认为对外开放为我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邓世昌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的战役——
(2)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读图说史:政协会徽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为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尊敬和缅怀做了一项怎样的决定?
材料二:
(2)该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叫什么?这次会议之所以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请回答该文献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