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一组笔记所反映的信息最能够展现

1.我国……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2.1956年,我国成功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

A.我国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B.人民海军的战绩辉煌

C.人民空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D.人民军队是文明之师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

A.都发展资本主义

B.都受西方文化影响

C.都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

D.都脱离社会现实,未能实现

3、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4、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干涉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

D.宋教仁遇刺

5、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6、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科技创新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国防建设

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

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8、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推进全面外交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是

A.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C.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0、“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材料中的“大会”很可能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1、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追求

A.广泛参与

B.独立自主

C.互相制约

D.公正自由

12、郭沫若先生在其诗歌《新华颂》中写道:“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丈,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五四运动

D.土地改革

13、维新派的改革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 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 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C. 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 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14、一位老战士回忆1949年的战况:“司令部接到部队报告,我军已经占领了总统府。总统府的日历只翻到4月22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沈阳

B.解放南京

C.解放北平

D.解放上海

15、某校九年级同学计划举行一次专题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资产阶级改革相关知识。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次展览要求的是(  )

①中国戊戌变法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俄国1861年改革 ⑤英国工业革命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6、由于鉴于生产力比较落后,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7、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该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联合国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8、民国十一年,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劝诱下剪了辫子,顿时,紫禁城里的千把条辫子也都剪掉了。这一年应是(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19、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

A. 平津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华东地区

20、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如图),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她的喜悦来自于(     

A.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领取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2、将下表中的时间、条约、影响补充完整。

时间

条约

影响

1842年

__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_

《马关条约》

___

1901年

___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__》。

24、影响: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_______和生产的积极性。

25、_______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6、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27、(1)中国近代史开端:______(年份)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

(4)《北京条约》中的割地项目:______

(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6)太平天国为巩固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件:______

(7)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人物是:______

(8)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9)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

(10)抗击八国联军中天津保卫战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28、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请结合图片,完成下列填空。

(1)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______(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______。在此条约中,割____给英国。

(2)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1937年,日军攻陷____,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____,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

29、上书变法

(1)时间:1894年。

(2)上书内容: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_______,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

(3)结果:遭到拒绝。

(4)收获: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_______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是________战争后签订的,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列举两例“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公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32、列举解放战争期间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所取得的成果。

33、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材料二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开启的一场“文化革命”,是近代中国人思想进步的有力媒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触犯封建旧势力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

(3)材料三的历史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