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主要是指
A.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B.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思想路线由“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
2、下列选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3、观察如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4、恩格斯在评价某次战争时曾说:”英法对华作战,竟像只是为了俄国的利益,俄国乘机向中国攫夺面积等于英、德两国的领土,同时还狡猾地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保护者。”据此可知,这次“对华作战”(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第一次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C.满足了俄国对我国的领土要求
D.使俄国获得了巨大的侵略利益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A. 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 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 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卢沟桥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一二九运动
7、如果以“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联合公报”等为关键词写一篇历史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拟定为( )
A.中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8、“当年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这一句话中,对“当年分田”理解错误的是:
A.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0、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表明其主张( )
A.推翻帝制的革命
B.维新变法的改革
C.以夷制夷的思想
D.尊孔复古的运动
12、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那么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是在哪一年( )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13、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A. 1905年 B. 1912年 C. 1911年 D. 1919年
1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私营企业改革
C.国营商业改革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5、“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此战发生于
A.1840年 B.1851年 C.1894年 D.1895年
16、清末状元张謇,告别仕途致力于实现兴国之梦。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自由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
17、当历史开始进入20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虎门销烟
18、在中华大地上,他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是( )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李大钊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22、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____、党的好干部___等。
24、1992年,经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协商,双方都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__原则”。我们把这种表述称为“_______”,这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石。
25、(题文)意义:打破了日本________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26、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27、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和________
28、在甲午中日战争,致远舰管带__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率舰冲向敌舰,不幸与2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的指挥下,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29、(1)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将下列事件或地点的中文名称填入图中对应方框。
A.长征史上生死牧关的转折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据图指出,红军长征行军路线的特点。
30、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______,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的统治,统一全国;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1、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哪年?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在实 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最能体现这次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从这两则材料你看到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
34、以下材料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材料二中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11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