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战进入( )
A.局部抗战时期
B.战略持久时期
C.大反攻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3、与如图有关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公车上书 D.太平天国
4、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边材料出自
A.孙中山 B.李鸿章 C.严复 D.康有为
5、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不愿摘下红五星八角帽,换上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大家永葆一颗红心,为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这反映的是( )
A.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合作实现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6、“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 的精神,可是20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就是20 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发表以上言论的人应该是( )
A. 康有为 B. 李大钊 C. 胡适 D. 严复
7、1919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据此可知,李大钊( )
A.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C.大力推动白话文在全国的应用与普及
D.在北京正式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8、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4年)恰好满八十大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十三年
B.二十三年
C.三十三年
D.四十三年
9、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许多人。他是( )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0、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并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代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二大”
11、在我们吉林省有一个伊通满族自治县,它的建立是我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 (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平等
1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对比示意图,图中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明确的回答。这次起义发生在
A.武汉
B.南昌
C.南京
D.瑞金
14、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日标,他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毛岸英
15、“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材料中的“战争”指( )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北伐战争
16、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
17、1912年,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A.孙中山 B.段祺瑞 C.张勋 D.袁世凯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
B.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C.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9、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C.建立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右图是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的邮票。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州五号
2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2001年,中国成为______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____,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3、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建设________道路,创立了________理论。
24、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辛亥革命时期 | 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①_____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___②___准备了条件 |
三大改造时期 | ___③___ |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__④____ | 人民公社化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___⑤____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⑥_________ |
25、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6、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_____。
27、背景:__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8、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和胡锦涛的会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的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0、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________组织。
31、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成功经验]
(1)我国过渡时期(1953--1956年)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是指什么?“三改”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此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在对外开放建立的经济特区中,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1988年建立)?
(3)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九大”召开于哪一年?
[失败教训]
(4)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事件是什么?
(5)新中国最严重的错误是“十年浩劫”(1966--1976年),这场运动通常被称为什么?
32、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3、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割台湾、偿二百兆”是因为哪个条约的签订?请列举两个史实来佐证梁启超的观点。
(3)材料三是《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其中哪个条款最能反映侵略者的意图?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