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时务报》

D.《解放日报》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主要标志是(

A. 鸦片战争的发生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洋务运动的开展   D. 戊戌变法的兴起

 

3、以下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相同之处有①都发生在20世纪初②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③工人阶级都登上历史舞台④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希腊文明  ③古代中国文明  ④古代印度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 160 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 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这段材料说明了(       

A.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B.三大战役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使解放区的农民踊跃参军

D.抗战之后解放军的实力优势明显

6、如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面向全球的外交,以国际化促进自己新一轮改革开放 ,中国外交已经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向世界。”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是(  

A.创新的外交

B.独立自主的外交

C.和平的外交

D.全方位的外交

8、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幅浮雕画的是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次起义的历史人物是(     

A.洪秀全

B.林则徐

C.孙中山

D.毛泽东

9、电影《我的1919》讲述了中国外交家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在此次会议上,顾维钧有理有据地向与会各国阐明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收回香港主权④收回青岛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始于(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12、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A. 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B. 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 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14、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政府展开的不懈斗争是(     

①二次革命 ②护法运动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护国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我们为什么这样的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B.列强的侵略激化国内原本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17、学者徐中约认为:“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和毛泽东上升到权力顶峰之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里程碑”指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事围剿 B.标志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

C.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源头 D.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

18、“三起三落/经受了风风雨雨的摔打/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使你悟出了‘真理’也有真假/划时代地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走上了正轨/使共和国的国力/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壮大。”上述材料称赞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19、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馆瓷盘”,瓷盘上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 )

A. 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B.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 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 该瓷盘的制作时间

 

20、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自我觉醒的真实写照,它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自强不息。虎门销烟的主导者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林则徐

D.左宗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____

2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3、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

24、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2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26、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的事件是中国加入________

27、________年,尼克松总统的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28、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9、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劳模。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铁人”——________、兰考好书记——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首都,颁布的土地分配文件是什么?

(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个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4)解放战争中哪次战役解放了南京?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5)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选择其中的一个“点”作答)

 

32、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推进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这一事变的方针是什么?确定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还做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战胜利后,又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3、《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各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二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一条命令,它是在什么时间、由哪个军队下达的什么命令?

(2)命令下达之后,前线官兵是如何坚决抵抗的?

(3)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

(4)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还有谁?人们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