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曾于2001年、2014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的规模大、规格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博鳌亚洲论坛

B.万隆会议

C.APEC会议

D.亚信峰会

2、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列有关他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创办《新青年》

C.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D.发表《狂人日记》

3、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种种罪名,为他恢复了名誉。这表明我党的哪一方面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

A.完善民主法治

B.平反冤假错案

C.实行改革开放

D.加强经济建设

4、新中国建设成就表(部分),根据《新中国建设成就表》指出,下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时间

成就

1962年

兰新铁路建成通车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1965年

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居世界领先地位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60多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7、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8、谭嗣同就义的那天,围观者达上万人,谭嗣同慷慨陈词,而百姓却呆若木鸡,他们不关心变法,他们是来看砍头的,他们只知道被杀的是乱臣贼子。这段材料说明了戊戌变法(       

A.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B.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9、鸦片战争最终以中方的失败而结束,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官兵不抵抗

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武器落后

D. 人民的不支持

 

10、“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于1862年9月21日率军攻打……浙江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A.清军抗击美军 B.林则徐镇守广州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有力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三个源流。它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特别行政区的设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国策

12、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朝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这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条约条款没有损害到中国主权

B.《南京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C.清政府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

D.清统治者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13、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我国成功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里叙述的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属于

A. 航天领域

B. 国防领域

C. 现代农业领域

D. 海洋资源领

14、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有

①进行虎门销烟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5、维新变法失败后,一些人开始摆脱传统旧文化的束缚,从封建士人转化为近代知识分子。这说明戊戌变法(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开启了近代化的潮流

C.动摇了传统的封建礼教

D.推动了思想观念转变

16、哪件事情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国家旅游局消息,在2016年国庆期间,红色旅游路线倍受人们的推崇。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你认为这条线路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

A.国民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1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

B.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机严重

C.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D.1937年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20、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能够进入“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松对民间企业的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主要内容

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________、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军事: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________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外交: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荣辱与共。

 

23、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期间,____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24、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_____当选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著名水稻专家_____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5、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的召开,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26、背景:经过________,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7、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_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8、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的照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29、今天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

30、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王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今年暑假,小王计划去看望爷爷奶奶,并完成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为此,他搜集了一些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资料,下面几个问题,是他资料中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改,其法律依据是什么?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请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振兴乡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六款。按照西历本年五月二十九日,即中历四月十二日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

……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

第九款。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 、昌黎 、秦王岛、山海关。

第十款……(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分析如下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美经济军事实力对比表

 

国家项目

美国

中国

起诉状况

钢产量8860吨,国内生产总值3700亿美元

钢产量58吨,国内生产总值60亿人民币

军事装备

一个军拥有汽车7000多辆,坦克430辆,一个师拥有火炮432门、电台1600多部,通讯指挥到班。朝鲜战争初期即投入作战飞机1100余次。

志愿军全军共有6000多辆汽车,一个师拥有火炮12门,电台40部,通讯指挥到营,无飞机,防空武器有一挺高射机枪。

 

 

材料二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两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千米;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早出晚归,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城改变为良田。

(1)比较材料一表中数据,中美实力呈现什么特点?据此,你认为中国出兵朝鲜与美国作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农村出现的新气象。

(3)抗美援朝战争的实际结局是什么?这一结局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