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的是
A.魏源 B.梁启超 C.林则徐 D.孙中山
2、“它坚持斗争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绘的是
A.虎门销烟
B.抗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 ②都是革命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4、孙中山病逝时,世人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一幅挽联为“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据此上联判断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
C.禁锢了中国人民的思想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5、……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电影《上甘岭》插曲中的歌词,它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6、这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这次起义是( )
A.黄花岗起义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萍浏醴起义
7、20世纪50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20世纪80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材料说明( )
A. 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 B. 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C.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 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
8、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车上书”、“康有为”、“光绪帝”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科举制度废除
B.创办海军
C.戊戌变法
D.福州船政局创办
9、右图所示内容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
A.西方侵略者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
C.日本成为在中国获利最多的国家
D.清政府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10、下列口号或主张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自强”“求富”——太平天国运动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北伐战争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二·九运动
D.“和平”“民主”——重庆谈判
11、抓关键词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符合“张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十九世纪末”三个关键词的企业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 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3、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4、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 | 343.4 | 133.6 |
1985 | 739.1 | 397.6 |
1995 | 4283.0 | 1577.7 |
2005 | 10493.0 | 3254.9 |
2018 | 39250.8 | 14617.0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5、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和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分别是( )
A.陈毅、克拉克
B.彭德怀、李奇微
C.彭德怀、麦克阿瑟
D.朱德、麦克阿瑟
16、“我感到战斗打到这种程度时已经不再是一场争夺战略要地的单纯的军事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名称的象征性意义,……都下定了拼死争夺的决心,一个坚决要征服,一个誓死不放弃”上述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A. 中途岛战役 B. 阿拉曼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17、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二次革命
18、下图为民国三年钱币,换算成公历纪年的时间是(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19、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0、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A.鲁迅
B.莫言
C.茅盾
D.朱自清
2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所有制。
2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其中不乏有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1)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组织组成_______积极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结果虽然失败,却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3、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4、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2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_
28、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_______。
29、(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3、复兴铸就辉煌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理论和思想请举出一例。
(3)结合所学,请你说说到建国一百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此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
34、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共同奋斗。”
——摘编自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摘编自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摘编自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摘编自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最高利益”采取了怎样经济策略? 材料二中,当时国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战略转变”前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分别是什么?
(3)根据以上的学习与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