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60多年前,西藏历经了风风雨雨,最终回到祖国怀抱。下列各项事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西藏百万农奴大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达赖叛逃国外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第一个将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五四运动

3、1922年6月针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陈独秀起草并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首次指出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源,提出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一主张(       

A.符合当时革命的客观需求

B.表明国共合作是唯一道路

C.打倒军阀统治成为国共共识

D.为国民革命失败埋下伏笔

4、他是潜心研究水稻的科学家,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里的“他”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邓小平

5、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工业化建设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6、小明在寒假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瑞金——遵义——乌江——吴起镇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赤水——乌江——会宁

D.瑞金——遵义——金沙江——会宁

7、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在

A. 九一八事变   B. 四一二政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8、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査阅的是

A.

B.

C.

D.

9、辛亥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军队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0、下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学习历史整理的内容,据此判断

A.洋务运动 B.成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有学者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的“他”是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干将;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A.李鸿章 B.李大钊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张学良将军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儿子,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主要是因为他( )

A. 归属南京国民政府

B. 参加北伐战争

C. 发动西安事变

D. 参加重庆谈判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1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 原始社会   B. 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 封建社会

 

16、有人用“三民主义”的内容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当笔名,他三个儿子的笔名应是

A. 民主、民权、民生

B. 民族、民权、民生

C. 民主、民权、民族

D. 民主、民族、民生

 

17、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长沙

18、19世纪后半期,美国海军军官罗伯特•薛斐尔在写给国内参议院的一封信中提到:中国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独自创办了一个(金陵机器局),与曾国藩合作创办了一个(江南制造局),扩建了一个(天津机器局)。当时,李鸿章参与军工企业建设的最初目的是(     

A.自强

B.求富

C.海权

D.民主

19、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实质上反映了(     

A.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C.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20、习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①1860年,英法联军推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

②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③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④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的爱国救亡运动:________

⑤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________

⑥1949年初,华北全境基本基本解放的战役:________

22、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___________(内容看书),随后制定___________

 

2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24、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5、中国近代史外国列强第一次进北京是在________战争,第二次是在________中。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7、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28、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9、1942年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30、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

(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3)   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历史地图属于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承载着历史的印痕,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提炼几条有效信息。(至少三条,可以从地理分布、发生的革命事件等方面去考虑。)

(2)观察图二,回答问题。

①写出下列路线图中A、B、C三处红军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    

②写出B处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至少写出2个)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32、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中国人民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让人民逐步走上富裕路,使国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顺利召开,邓小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哪两项伟大决策?

(2)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邓小平功不可没。请问:深圳经济特区创建于哪年?特区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1997年邓小平逝世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系列创新主张概括为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33、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终,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四例侵华战争。

(2)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些条约的签订体现了这一变化过程?

(3)从这一屈辱的过程中,体现出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图中的建筑名称是什么?在图片一和图片二所示建筑中,中国首次各举办过什么国际活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这两项重大国际活动举办权的前提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