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
D.鸦片战争
2、下图这则日记的作者是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3、贵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自己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 )
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
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
C.他吃过“大锅饭”
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
4、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千百年来,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广大农民最大的梦想。下列真正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举措是( )
A.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
C.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6、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是( )
A. 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 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 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改组国民政府
7、下列哪一项正确反映了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过程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
8、1919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A.李大钊 B.鲁迅 C.蔡元培 D.胡适
9、一位老人生于1820年,卒于1890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禁烟运动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
10、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因为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中国开始被迫开放
D.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张之洞
D.陈独秀
12、“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实质
A.废除资本家的剥削
B.转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1899年,日本驻华公使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不得将福建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在日本的威逼下,清政府妥协屈服并发表声明:“福建省内及沿海一带均属中国要地,(除日本外)无论何国,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这一声明发表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沿岸城镇
B.中国被迫五口通商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武昌城内新军起义
14、习近平同志认为中国梦归根结底的落脚点是
A. 解放人们思想
B. 推进改革开放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为人民造福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
B.自驾出游流行
C.食物匮乏单调
D.微信支付购物
16、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土改的是省份是
A、浙江 B、江苏 C、江西 D、西藏
17、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 粮票、布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B. 银行卡、互联网、私家车、出国旅游
C. 个体户、身份证、移动电话、豪华小区
D. 模特、快餐、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
18、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香港回归后在香港设立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经济特区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制
19、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护国战争爆发于 ( )
A. 民国二年 B. 民国三年 C. 民国四年 D. 民国五年
2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的走势图。为克服③所反映时期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提出的方针是
A.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22、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 重要事件 | 伟大意义 |
日出东方 | ①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星火燎原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
星火燎原 | 遵义会议 | ③ |
灯塔指引 | ④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23、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4、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27年4月18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
26、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被粉碎。
28、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
(2)行省制度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明上河图》
(5)《尼布楚条约》
(6)交子
(7)赵州桥
(8)马可波罗来华
隋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29、1860年,____________火烧圆明园。1900年____________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凶恶本质。
30、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是孙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1、面对外敌入侵和本国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在近代进行了艰苦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抗战和探索。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请结合这两个革命阶段的斗争回答下列问题。
(1)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成为转折点的理由。
(3)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谁?它在何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写出把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3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6)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劫了中国农业的犬发展。
【历史认识】
(9)从这几次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制定土地政镱时的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碍到什么结论或启示?
33、新时期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进入新时期)
(1)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农业获得大发展)
(2)新时期农村改革最先开始的地点在哪里?
(经济特区立新功)
(3)请写出1980年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3个,并说出经济特区的作用(一点即可)?
(城市改革迈步伐)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相关会议是哪次?
(历史的感悟)
(5)结合新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谈谈你的感悟?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