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历史背景是( )
A. “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B. 当时“浮夸风”盛行
C. 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D. 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2、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毛泽东
3、下图为某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形势示意图,由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当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之时,意味着:睡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6、观察下图,关于黑奴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②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③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④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你知道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是哪次会议?(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9、洋务派发动的徉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奕诉 C. 曾国藩 D. 袁世凯
10、 被誉为“当代的焦裕禄”的好干部是( )
A.孔繁森 B.蒋筑英
C.徐虎 D.李向群
11、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着三千余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材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发展军事工业,巩固国防
B.进行改革,建立先进的政治制度
C.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民用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12、为了维护城市自治权,某城市通过武装起义,打败王军,迫使国王颁发了“自治特许状”。这个城市是( )
A. 佛罗伦萨 B. 威尼斯 C. 热那亚 D. 琅城
13、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A.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发表《变法通议》
14、下图所示1895-1900年中国民族资本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商品的涌入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政府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5、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6、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 )
A.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C. 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 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7、下列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部分内容,反映出辛亥革命的( )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 ……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
A.准备
B.进程
C.结果
D.影响
18、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民主”与“科学” B. “自强”与“求富”
C. “扶清灭洋” D. “自由”与“平等”
19、“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禁止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20、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A.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建立合作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现政企分开
21、新中国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2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23、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达到________平方公里。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25、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6、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铁人”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
27、1894年11月,________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_”的宗旨。
28、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⑫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⑬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⑭_______,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⑮______。
29、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__;
(2)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
(4)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战争是: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是:__________
30、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8)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3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丹江口市某中学打算以“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百年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武装暴动】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生死攸关】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战略决战】
(4)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学有所悟】
(5)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3、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4、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戊戌变法后,“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此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思想解放】
材料四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场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4)材料四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试举两个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近代历史探索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