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太平天国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劝世良言》
3、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1931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4、1956年底,毛泽东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反映出三大改造中的问题是( )
A.瞎指挥
B.浮夸风
C.过急过粗
D.“共产风”
5、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5世纪早期
B.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6世纪早期
D.公元前6世纪晚期
6、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7、一位同学参加某网站组织的历史竞答活动,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9、罗家伦在《凯默》中道:“祝捷的炮像需声响,满街的爆价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1、196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通讯。这篇通讯中的主人公最可能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
C.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D.为人们指出战争的艰苦性
13、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工程开工和竣工,工业化的车轮在高速运转着,共和国的面貌每天都是新的。这句话表达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兴奋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喜悦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快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的欣喜
14、“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逼老蒋,停止内战共对敌…”在这首描述国共关系的歌谣里,不包括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15、“(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材料肯定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七下西洋
16、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农历甲午年,“甲午年”是指
A.1896年
B.1895年
C.1894年
D.1893年
17、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五四运动中
18、1970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精神屈辱最深重的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表明清政府已成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20、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全面抗战路线正确
21、民主与法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文革中__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2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97年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把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 影响 |
A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 |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D |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
E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F |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
填出ABCDEF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5、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6、________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__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8、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_________”。1947年,_____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29、填空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过很多重大的事件,请根据下列图片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30、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2、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是中共正确领导的重要表现。请回答
(1)遵义会议被称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实际确定了谁的领导地位?
(2)面对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制定了怎样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实现有怎样的重大影响?
(3)中共七大是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转折关口召开的?该会议制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33、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观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年代尺A处所指近代哪次侵华战争?哪一事件充当了列强此次侵华的借口?
(2)年代尺C处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此条约体现了列强侵华的何种新趋向?
(3)从侵华的直接动机考虑,年代尺D处侵华战争与以往列强侵华有何不同?战争结束后列强又是怎样来维持此种侵华动机?
(4)年代尺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而屈辱的背后又给中国人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启迪?
34、材料一:如下图
鸦片战争穿鼻海战甲午战争黄海激战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一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这一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