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了《自觉的女子》文中这样的语句:“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上发现距海床面以下5米处 的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金“經遠”舰名字牌(下图所示),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经远舰”。下列与“甲午海战”有关的是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致远舰④黄海海战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这一口诀最适合用来记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5、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变法图存 D.抗日救亡

6、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7、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反映了(  )

A.实现先进的工业国目标

B.切合实际的经济建设指标

C.急于求成的发展心态

D.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8、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的折线图,导致1934-1936年党员人数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A.南昌起义的失败 B.北伐战争的失败

C.长征路上的损失 D.日本侵华的结果

9、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10、邓小平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何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此中国

A.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

B.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经济体制改革

1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出现了“城邦”“共和国”“元老院”“公民大会”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的主题是

A.古代非洲文明

B.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C.两河流域的文明

D.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12、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C.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13、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西北郊的一座废墟上(见下图),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虎门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黄花岗起义

14、“它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形态,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呈现了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据此判断,“它”

A.奠定了政治民主化基础 B.结束了中国的专制统治

C.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D.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15、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春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港澳回归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6、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威望的历史大事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镇压反革命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公车上书   B. 保国会的成立

C. 《时务报》的创办   D. 《定国是诏》的颁布

 

18、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

B.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C.说明发动鸦片战争的正义性

D.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

19、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比较法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通商口岸   ④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二次革命”在____________年;护国战争爆发在____________年。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23、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24、《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的A处是沙俄通过《_____》割占的,B处是沙俄通过 《北京条约》割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5、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26、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指 ______ 。

(2)在这里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诞生了。这里是指 ______ 。

(3)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首先从这里开始。这里是指 ______ 。

(4)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______ 。

27、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

28、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到________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相对应的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两弹元勋:   

(3)兰考县委书记: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是:   

30、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下图人物?

32、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指出材料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

(3)西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33、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英]马戛尔尼《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材料三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胡绳武、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 1840-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 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面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举一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清政府的角度写出西方列强“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清政府的“海岸舰队”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清政府在哪一场战争战败后签订的?

(4)综合上述材料,针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