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有关的事件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广州起义
2、国人在鸦片战争后慨叹洋务未兴,于是有了洋务;在甲午败后慨叹维新未行,于是有了维新;在辛丑条约后慨叹清廷必亡,于是有了革命;在辛亥年后慨叹北洋毒化思想,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数年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启动,再数十年,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由此看来,当初历次运动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新文化运动洗礼思想→辛亥革命废除专制→维新变法优化体制→洋务运动引进技术
B.洋务运动引进技术→维新变法改革体制→辛亥革命废除专制→新文化运动洗礼思想
C.维新变法改革体制→辛亥革命废除专制→新文化运动洗礼思想→洋务运动引进技术
D.新文化运动洗礼思想→洋务运动引进技术→维新变法改革体制→辛亥革命废除专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4、下面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
一 东亚的火药桶:朝鲜
二 西方势力在东亚
三 洋务与维新
四 沉没的“高升”
五 黄海悲歌:不沉的“致远” 六 中国陆军的惨败
七 旅顺屠杀真相 八 威海卫的陷落
A.《海国图志》
B.《甲午——120 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5、正确认识“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以下属于观点的是( )
A.中共二大上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6、20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7、一位英国人说:“奴隶制度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以上说明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最主要危害是
A.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精神和体质 B.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C.吏治更加腐败 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8、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年到1992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经历可以说是当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代表。他们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
A.公私合营的实行和在全国逐步推开
B.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土地改革并允许个人进行投资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某条约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内容判断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
C.中国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0、某教师历史课上展示了四位历史人物,据此判断该教师主讲的课题是( )
陈独秀(1879—1942) 蔡元培(1868—1940) 鲁迅(1881—1936) 蔡元培(1891—1962)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工人运动
11、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德、日领事公派代表与湖北军政府交涉,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控制局势
B.认为清政府难以控制
C.赞赏革命党人的强硬态度
D.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1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材料中其表达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3、“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1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在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这件事应该发生在
A.《望厦条约》签订之后 B.《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C.《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之后
15、这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不仅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留下了工程营旧址、楚望台军械库等遗址。“首义”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安庆起义
16、现今的司南模型出自科技考古专家王振铎的构拟,他依据的文献是东汉王充《论衡》中的记载。但勺形司南的存在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因至今为止,考古界还未能用天然磁石复制出可以指南的勺形司南。关于司南的争议说明( )
A.文献资料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考古发现才能证实司南真实存在
C.年代久远导致司南存在未有定论
D.司南存在与否需要多方史料互证
17、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造福于全人类。他是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杨利伟
18、“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信,北洋海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15点10分,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9、李欣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中包括“1940年、彭德怀、主动出击日军、战线两千多公里”等关键信息,由此可知李欣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l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21、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_______。
22、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
(3)收付新疆的洋务派地方代表——
(4)表示“不甘心作亡国之君”清朝皇帝——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主张西藏和平解放的宗教领袖----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军的好战士代表----
(3)被誉为“铁人”----
(4)战斗英雄,严守潜伏纪律被火吞噬----
25、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_____)、上海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7、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8、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了“螺丝钉”精神的人是______。
29、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________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30、铭记抗战
(1)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_________
(2)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引起国共摩擦。_________
(3)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_________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取得胜利的战役_________
31、从硝烟荣光中走来的人民解放军,在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征途上生机勃发,在它发展的坐标上,总有一些激荡人心的重要时刻。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开始创建】
(1)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称谓变化】
(2)写出人民军队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名称。
【决胜千里】
(3)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打胜了三大战役,你知道是哪三大战役?
【感悟提升】
(4)从人民军队建立到强大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32、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先贤们不断探索的历史。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3、简答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清政府使中国近代屡败屡战的根本愿意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那些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而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而中国统治者对此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后来,中国落后了。
——温家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落后的原因,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