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下列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

战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平壤战役一辽东半岛战役一黄海海战一威海卫战役

B.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威海卫战役一辽东半岛战役

C.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一平壤战役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

3、某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王同学收集到的材料,其中错误的是: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 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

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

C.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D.中国人民取得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

5、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这一奋斗目标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五大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是在____之后间英国签订的。

A. 甲午海战   B. 第一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进北京   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7、“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悔、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下列关于抗战表述错误的是

A.“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张自忠、左权就是这场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代表

B.“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说明中国抗战的胜利与世界其他国家无关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体现之一

D.“众志成城抵御外悔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8、“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局面的进程

10、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这是由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

A.革命任务 B.革命力量 C.革命思想 D.革命政党

11、“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袁世凯

13、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政治混乱局面,部分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与科学 B.自强和求富 C.民主共和 D.三民主义

14、应蒋介石邀清,1945年10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5、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侵略者坐在清帝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16、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赶走了西方列强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7、太平天国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劝世良言》

18、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

A.实行对外开放

B.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下图是一张关于台儿庄战役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春

军事指挥:李宗仁

战果:歼敌1万余人

意义: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A.时间

B.军事指挥

C.战果

D.意义

20、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家,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由去年同期的1178.37万辆增至1209.50万辆,产量攀升了2.6%。同时中国是上半年唯一超千万辆的汽车生产国。那么我国第一辆汽车生产出来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一五计划期间

C.十年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康有为等人发起_______________轰动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的曲作者是

(2)“四五运动”中,百万群众悼念的人是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23、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2)“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2)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他是

(3)他曾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是

24、________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________、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5、列举相关历史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志愿军战士:_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____

(3)“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______________

 

26、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_,这一年是辛亥年,故称_______

2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爆发的地方

B中华民国的首都

30、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通过什么政策达到公私合营的状态?

32、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根据提示信息,完成下题。

(1)1840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__________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之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_,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________,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______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根据下面年代尺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4)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5)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2)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3)材料三中的“夏宫”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强盗焚毁的?

材料四  见下图

(4)请你仔细观察上面的漫画,分析它的含义。此后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