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的话,你认为1839年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 李鸿章

B. 郑成功

C. 邓世昌

D. 林则徐

2、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的重大战略思想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3、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的是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渡过金沙江

4、李欣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中包括“1940年、彭德怀、主动出击日军、战线两千多公里”等关键信息,由此可知李欣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军阀是

A.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B.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

C.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D.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

6、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

A. 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B. 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

C. 国民党军队

D.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A.最美丽的人

B.最无私的人

C.最可爱的人

D.最好看的人

8、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依次是

①刹帝利

②吠舍

③婆罗门

④首陀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9、如图是一张40多年前的《人民日报》的头版版面,报纸所刊发的公报中,明确提出的中心内容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两个凡是”方针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1894年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的是哪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它的成立(  )

A.推动了革命团体广泛成立

B.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12、《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一条是

A.赔款白银两亿两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

13、1844年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4、第一国际成立于(  

A.1842年 B.1848年 C.1864年 D.1870年

15、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6、九(1)班准备组织同学观看以下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观看,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17、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平津战役②转战陕北③解放南京④挺进大别山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18、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领导太平天国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人是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

(3)标志着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事件是__________

(4)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标志是___

24、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_____

2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26、公元前1500年,______人入侵并征服古印度,建立了_______制度。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教的发祥地,创立时间为______

27、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百日维新期间在北京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30、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2、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3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标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年谱”,回答问题。

(1)根据年谱,你认为孙中山的一生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请用年谱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2)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