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重钢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起源于我清代开启近代化的什么事件(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收复新疆

3、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珠海

4、下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当时(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A.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5、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 ,运动主力变成为

A.北京学生

B.上海工人

C.成都学生

D.北京工人

6、为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在一些政策上面也作了适当的修改,主要表现在土地政策上是(     

A.耕者有其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7、“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新青年》 D.《临时约法》

8、近代人们的生活比以前要丰富得多。当时极少数有钱的上海人可以做到的是

①去电影院看电影

②到照相馆合影留念

③将文章投到报社发表

④男子留短发

⑤妇女可以不再缠足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9、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0、对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政治:完整独立的主权

经济:自然经济

政治: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经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A.鸦片输入危害严重

B.显示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清朝专制制度腐朽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1839年3月10日(他)抵达广州,紧接着便派人翻译外文书报,……还向维多利亚女王致书两封(从未发表过),告诉女王‘如果有外国人来到英国贩卖鸦片并引诱英国人购买吸食,女王想必也会对此深恶痛绝’”。根据材料的信息判断“他”是( )

A.关天培

B.洪秀全

C.道光帝

D.林则徐

12、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于

A.A

B.B

C.C

D.D

13、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中提出:“在先进的奋斗进行中间,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的革命势力合同动作,才能使民主主义革命格外迅速成功。"基于此认识,中国共产党此后的重大活动是

A.发动城市的工人运动 B.进行农村的土地革命

C.谋求与国民党的合作 D.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14、《马关条约》中的下列哪项内容是《南京条约》中没有的?

A.割让土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15、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

A. 变法维新

B. 民主科学

C. 团结抗日

D. 和平建国

16、下列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历史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7、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表示:“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决非造成内乱。一切办法,决诸公论,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张,个人生命在所不计!”这说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基于

A.内部夺权

B.民族利益

C.攘外安内

D.中共感召

18、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即1938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民国十五年

B. 民国十六年

C. 民国二十六年

D. 民国二十七年

19、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恩格斯说过,有一个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三大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___________业。

22、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2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5、(题文)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________________战场捷报频传,德国败局已定,日本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声明。

26、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27、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28、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到1956年底,(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9、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_____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0、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中日甲午战争中____________全军覆没,__________失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32、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具体列举5条就可,不具体不得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小历认为:“战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南京条约》签订的历史事件。

(2)你同意小历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