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

A.李自成   B.洪秀全

C.孙中山   D.康有为

 

2、该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列强开始用条约形式劫掠中国,从此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状态的是(     

A.世界大战

B.侵略战争

C.两极格局

D.冷战

4、1949年10月,某报社的社论写道:“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刺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这篇社论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5、下列历史事件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五四运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北伐战争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⑥西藏和平解放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⑥

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夷狄”是指

A. 英国侵略者

B. 英法联军

C. 日本侵略者

D. 八国联军

7、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   )

A. 黎元洪   B. 袁世凯   C. 孙中山   D. 黄兴。

 

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将重新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

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C.向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屈服

D.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

9、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下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刻骨的记忆是

A.中外联军攻占天京城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10、“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之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张謇的“兴国之梦”是(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11、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太平天国抗击洋枪

D.义和团火烧教堂

12、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国民党政权统治在中国大陆覆灭的标志是…(   )

A.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B. 解放军占领南京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国民党败逃台湾

 

14、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战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李秀成

B.洪秀全

C.邓世昌

D.李鸿章

1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自从分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化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 “大跃进”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立的机关报是 ( )

A. 《新青年》   B. 《民报》   C. 《时务报》   D. 《万国图志》

17、“这一伟大行动,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材料中“伟大行动”指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金田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8、分析下表数据的变化,最有助于我们理解

A.国民党统治迅速覆灭的原因

B.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C.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中国近代化进程

D.国民党统治区经济迅速发展

19、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定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A.鲁迅——《雷雨》

B.聂耳——《黄河大合唱》

C.茅盾——《子夜》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20、“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方针就是要引导个体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这一道路指(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赎买

D.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2、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3、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程度。

24、1949年10月1日下午,_______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的诞生。

25、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26、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标志意义的事件。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

(3)文化大革命开始标志_______。

27、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制度和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8、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_

29、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30、公车上书的代表人物:________、梁启超等维新人士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

(4)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5)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请问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6)1987年,哪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升国旗;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摘编自《文史天地》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代国歌。

(2)小历同学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先生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