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赶走了西方列强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下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成为中国的“起跑点”是因为这一年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3、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A. 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训练和装备新式海陆军
D.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5、2015年10月,我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李四光 C.袁隆平 D.屠呦呦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 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B. 他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强学会 B. 兴中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8、如图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9、如下图是1932—1934年间我国棉花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此图表反映了
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B.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实业救国”的浪潮兴起 D.国民经济建设初见成效
10、近代中国总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被动地一点一点前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资本主义的发展
12、我国的对外开放自1980年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3、“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递实行。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可见当时农村和城市改革的相同点是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
C.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
D.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
1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材料中的“回光返照”是指
A.二次革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15、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海与大连、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一起开放。这批开放城市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开放区 D. 内地
1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上述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7、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截然不同的是(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D.带有宗教色彩
1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19、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并自诩为“日不落帝”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20、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21、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规定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2、经过: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________,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3、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________多年的统治结束。
24、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
2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
(4)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29、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扬我国威,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在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结合图片与提示,完成有关问题。
(1) 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
(2) 为了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被大火活活烧死
(3) 勇救朝鲜落入冰窟的少年而牺牲
30、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鞋,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威立。李鸿章给轮船招商局的定位是:“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栽接兵军火,藉商民之国,而作自强之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兴办的企业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洋务运动前期兴办的企业有何影响?
32、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33、简答题
(1)万隆会议于哪年在哪个国家举行?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重要意义?
34、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建筑沿街坐落。1921年7月23日晚,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
——摘编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
材料二 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
——摘编自《党史系列——伟大转折》
材料五 【启航新征程】
材料六 【肩负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报告》节选
(1)材料一中“这里”是在哪座城市?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的作用。
(4)材料四中的“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
(5)材料五中的四个图片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写出每个场景对应时期的一个“新”的表现。
场景 | “新”的表现(写1个即可) |
图一新面貌 |
|
图二新中国 |
|
图三新时期 |
|
图四新时代 |
|
(6)阅读材料六,写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7)“从现在起,党的新使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共二十大的号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应如何“继续奋斗”?